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677|回复: 5

俱乐部制距离职业化尚远 国内排球市场运作遇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2-19 14: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的俱乐部总给人感觉不是真正的职业化,这篇报道虽然写的浙江开元俱乐部,但从中完全可以看出我们国内排球俱乐部体制的一些问题,故转过来供大家思考

2007年12月19日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上个世纪末俱乐部制逐渐在排球这个项目中推行开来,到现在全国各地市有排球队编制的地方都都实行了俱乐部制。但熟悉排球的人都知道,如今的排球俱乐部制还远远谈不上职业化,基本上还是保持着赞助商出钱冠名,体育局直接管理的模式。

  这种模式看上去分工简单合理,但是在实际市场运作中,问题不少。浙江开元女排负责宣传的陈鑫春经理告诉记者,在接手主场承办之前,考虑到开元女排在主攻位置上实力比较薄弱,开元方面和女排教练组曾经有一个构思——从俄罗斯或者古巴引进有实力的主攻球员。这样的操作有两个方面的好处:一是能迅速增强开元女排的实力;二是能够给宣传带来卖点,有利于增强社会对排球联赛的关注。

  不过,这一想法最终还是胎死腹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简单地说还是一个考核机制问题。这样的疑问在联赛中期开元女排成绩不佳的时候记者也问过主教练徐建德,当时记者问的是开元女排为什么不在临时转会的时期引进国内有实力球员。

  徐建德的说法是——“刚开始的时候开元女排成绩还不错,如果不能引进实力高出一大截的球员没什么意义,倒不如让自己的球员上,一大笔钱花掉了不说,自己球员锻炼的机会都浪费掉了。”这句话从女排自身发展的角度说也合情合理。

  据记者了解,不光是开元俱乐部,国内其他俱乐部对待引进内援或者外援的心态上都和开元女排俱乐部差不多。为什么呢?这里面还牵涉到一个全运会考核的问题。因为每四年一度的全运会规定各省队的队员必须是本省人,或者是本省培养的,这样的话如果一个俱乐部过多依靠国内临时转会或者从国外引进球员,到了全运会的时候靠那些在联赛都打不上的球员就没戏了。

  说直白一点,除了代表俱乐部参加两个月左右时间联赛之余,其余时间参加全国大奖赛、全运会都还是以前的体工队形式,你说身为省队教练要不要看重体育局方面关于全运会成绩的考核?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14:3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排球俱乐部只是体工大队的名字改了改,怎能有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1: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还要个一个全运会考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9 23: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hughes于2007-12-19 21:03发表的 :
为什么还要个一个全运会考核???

全运会的成绩是地方政绩,记入官员考核的,对各省市政府来说,重要性超过其它所有体育赛事,世界级赛事的奖牌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按运动员的注册地记入其所属省市全运会总成绩的,否则该运动就不会在地方得到重视,地方也不会为其投入人力物力资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19 23: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今年看,联赛太垃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0 15: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办法咯,联赛时间要为国家队集训服务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13 16:22 , Processed in 0.41633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