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764|回复: 2

2007年初的报道:可怕的牛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7 05:58: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从2005年10月开始,蒋卫锁先后6次上门。他带着证明“原料奶掺假”的证据来到该公司集团总部,在数位高管面前指证其产品质量存在重大问题,并期望集团制止西安分公司在陕西几近疯狂的造假行为。

2、但往往不等他离开,这家奶站的掺假行动就开始了。奶站老板指挥工人将自来水、一袋袋标识为蛋白粉、脂肪粉、维生素C、抗生素、双氧水、硝酸盐等的物 质放入洗衣机内搅拌,然后再将这些搅拌物装入已经盛有鲜奶的奶罐中。几个小时以后,上述那家企业西安分公司的收奶车就会开到三陵奶站,将奶罐拉走。

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奶站老板并不避讳李林和其他村民们,他在他们面前大大方方掺假,晚上也经常灯火通明,彻夜掺假。自李林在2005年春天无意中发现这个“秘密”后,他几乎每天都会看到相同的一幕。


3王磊说,奶站每制造一公斤假奶,成本是0.4元,卖给公司的价格却是每公斤1.8到1.9元。造假掺假具有诱人的利润空间。挣了钱以后,奶站和公司员工分成,使得奶站掺假比不掺假更有“钱”途。

4 据该企业原员工介绍,在2005年12月公司宝鸡片区奶站开会时,一些奶站老板们就坐在会场肆无忌惮地互相探讨如何掺假以及如何提高掺假的量。有人说他一天可以掺假超过1吨,而有人说他们收6吨鲜奶,通过掺假可以达到8吨以上。

5 “广东出口香港的牛奶要求嗜冷菌少于1000个菌落/毫升,但是报告上所检测的奶均达到几十万菌落/毫升,至少说明两点:牛奶受到严重污染;牛奶挤出后冷却速度太慢或贮存时间太长,没及时送乳品厂加工,使嗜冷菌在较低温度下大量繁殖。”林推断说。

  在该公司2005年12月陕西地区奶源质量报告中可以发现,该地区各家奶站,细菌总数量最低为1万菌落/毫升,最高达几千万菌落/毫升。

  嗜冷菌高的牛奶多有异味,所以要靠加香精来掩盖不良的气味。据林树斌介绍,国内制造的香精很大部分是被乳品企业消耗掉的,而长期食用香精对人体将造成伤害。

  据西安市乳业协会的王伟民介绍,蒋卫锁举报的企业在陕西的市场销量并不大,其生产的乳饮料和纯牛奶系列产品主要销往安徽、江苏、山东等省。

6 12月22日,蒋卫锁在另一家全国知名乳品企业宝鸡工厂的门口遇到两位运货的司机,他们当天往该工厂总计拉来了15吨奶粉。其中一个是从呼和浩特拉来10吨奶粉,另外一个从当地的雪儿奶粉厂拉过来5吨奶粉。

  目前在陕的乳品企业有银桥、光明、东方、蒙牛、伊利5家,却大多没有建设属于自己的奶源基地,它们只有靠争夺当地的奶源以满足生产需求,急缺奶源是大家共同的特点。

  蒋卫锁深信一些企业长期在使用奶粉生产还原奶。数周之前,蒋还在上述那家企业宝鸡工厂仓库里看到大量奶粉囤积。

7  去年12月,蒋卫锁已不再抱任何改变现实的希望了,他从奶站老板变成了打假专业户。他一次又一次地往返于西安、杨凌、宝鸡等地,不断寻找企业掺假的证据,一次又一次通过电话和登门拜访的方式向省质监局稽查局和媒体举报。


全文请看南方周末2007年1月的报道《一个奶站老板与行业潜规则的斗争http://www.southcn.com/finance/f ... ye/200701050265.htm,文中所指这家“已经上市的乳品企业”,不知是指伊利还是蒙牛。

[ 本帖最后由 flyaway2 于 2008-9-17 06:11 编辑 ]
发表于 2008-9-17 07: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内幕是不断的被暴出来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7 09: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怎么没有人说?
现在闹大了,就开始爆所谓的黑幕,受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5-5-20 03:38 , Processed in 0.2278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