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4942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8-7-8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发表于 2009-1-22 13: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炎绶の青玉 于 2009-1-22 13:26 编辑
每球得分制后
大主攻(2点攻主攻):负责接一传、防守&渡轮的
小主攻(3点攻主攻):负责在强轮抢分的
这样解释LZ的疑问就全解开了吧
另外我觉得,在每球得分制前
大主攻(2点攻主攻):是负责接一传、防守&防守反击抢分的
小主攻(3点攻主攻):负责在强轮抢分的
举例来说,96奥运RUS的5号高原红是打大主攻(2点攻主攻),那时artamonova是打小主攻(3点攻主攻)的,明显高原红的进攻次数更多,那时防返多,大主攻(2点攻主攻)的作用就极其明显了
类似的有早前CHN的11号孙月(2点攻主攻)进攻次数明显比2号李艳小主攻(3点攻主攻)多
不过这种体系在每球得分制后就没那么明显了
成了LZ说的那种体系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