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1164|回复: 12

第12届CCTV青歌赛选手综合知识经典爆笑问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5 18: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2届CCTV青歌赛选手综合知识经典爆笑问



什么是“杯水车薪” 一位歌手在被问及“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时,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大力神杯是什么赛事的奖杯? 歌手思索20秒…
然后回答:是不是和火车有关系……

  “一日不见”接下一句 歌手思索,抓耳挠腮,
然后挤出三个字:好想你……

    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情
答:宋朝的铁木真。
问:《福尔摩斯探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的作者?

  答:罗斯福

  问:莫愁前路无知己,下句__________,作者?

  答:不知道 (应为“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出自( )朝农民起义领袖( )的笔下。

  选手答:“秦,李自成”

  (正确答案为“唐,黄巢”。余秋雨先生劝选手不要把李自成和秦朝连在一起,因为二者的跳跃实在太大了!秋雨先生又说:前不久,北京下了一场沙尘暴,人们纷纷用这一句诗来调侃环境问题,“一句诗把一个自然环境的麻烦变成了很美的一件事”。秋雨先生没好意思讲明,人们同时也在调侃张艺谋的同名新片。)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人证》片断,这是一部著名的日本电影的插曲,请说出歌曲名称及电影名称。

  选手答:电影叫“草帽”,歌曲叫“草帽之歌”。此言既出,满座笑得直不起腰来。正确答案为:《草帽歌》,《人证》。徐沛东评委问选手:“看过电影吗?”选手认真地回答:“没看过这部电影,但看过其它电影。”满座再次哄笑。

  问:“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请说出上述经典戏文出自哪部古典名剧,该剧的作者是谁?

  选手没心没肺地答:“《离骚》,屈原”,引来一众嘘声。正确答案为:《西厢记》,王实甫。

  余秋雨先生对选手说:很抱歉,你碰到我的专业了!你答“《离骚》和屈原”,恰恰反映了你对这两头都不熟悉。作为一个曾经的戏剧史教师,我忍不住想多说两句。这几句之所以拿出来作为考题,不仅因为它文辞优美到了极致,而且和《西厢记》剧中的情节极为关联。崔莺莺送张生上京赶考,但几乎明知道他考不中!因为好几万考生,哪里轮到这个一年来的光阴全部用于谈恋爱的“杀千刀的”金榜题名呢?长亭一别,不知几时能归?所以离别的眼泪把秋天的枫叶都染红了。在秋雨先生描述这几句戏文的意境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都听傻了,仿佛大家真的在上一堂戏剧史的课!
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 )朝爱国诗人( )的名句。

  选手先答了“清朝,关汉卿”,后来愣是改成了“清朝,文天祥”。(正确答案:南宋,文天祥。余秋雨先生追问道:“汗青”是啥子事体?选手愈加茫然,汗!但愿他不会认为“汗青”是用来擦汗的汗巾!)

  我国有两座故宫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构成了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其中,一座故宫在北京,请说出另一座故宫在哪个省的哪个城市?

  选手:不知道(正确答案:辽宁省,沈阳市。我猜想她好歹能答出个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来,虽然那也是个错误答案。)

下列关于成语“莘莘学子”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形容学生的数量堪称众多

    B、形容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C、形容学生的学习条件非常辛苦

  选手答C

  正确答案应为A。余秋雨先生曰:了解这个词、发言时冒充有文化用一下可以,但写散文时这种掉书袋的四字成语宜慎用!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卡门》片断)

  这段舞曲具有浓郁的西班牙地域特征,请问它出自哪位作曲家之手,并说出作曲家的国籍。

  选手答出了“法国”,却怎么也想不起“比才”这个名字。作为一个美声唱法的选手,任她怎么解释,似乎都说不过去。

  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

    A、曹丕、曹植 B、曹丕、曹冲 C、曹植、曹冲

  选手答A,正确。

  但当余秋雨先生追问她读过“三曹”的文学作品没有时,她居然落落大方地说:“读过,《满江红》啊!”全场哗然!秋雨先生亦忍俊不禁:曹丕和曹植的文学成就,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乃父的《观沧海》、《龟虽寿》等沉雄之作。孟德被目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孰料辛苦经营一生,千载之后,不以事功、而以文学名?曹丕《典论·论文》中的著名论断——“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啻为乃父发!

问:“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出自下列哪个典故:

   A、吕布与貂蝉 B、吴三桂与陈圆圆 C、乾隆皇帝与香妃

  选手答A,错误,正确答案应为B。

  余秋雨先生曰:吴梅村一首《圆圆曲》,洋洋洒洒,但只有这一句诗传世。即使选手没读过吴梅村的诗,但总该读过金庸的《鹿鼎记》,或听过李宗盛的《凡人歌》吧?流行文化中的东西,如果追问下去,也大有深意呢!最有意思的是,秋雨先生为了“政治正确”,还补充交代:虽然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是男女关系影响历史大走向的一个例子,但这决不是历史的当然规律。
下列关于成语“草木皆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草木后面都埋伏着士兵,比喻阵容强大

    B、出自三国草船借箭中鲁肃的典故

    C、出自晋代淝水之战中苻坚的典故

  选手答A,错误,正确答案应为C。余秋雨先生曰:选手正好答到相反的意思上去了。

  问:《狼和小羊》、《农夫和蛇》是两篇寓言深刻的故事,它们都出自同一部文学名著,该名著是:

   A.《韩非子》 B. 《伊索寓言》 C.《格林童话》

  (选手答A,颇出人意料,正确答案应为B。)

问:2005年10月,我国航天员( )和( )乘坐“神舟六号”航天飞船遨游太空。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费俊龙,聂海胜。

  余秋雨先生曰:其实,我们并不要求大家永远记住这两个人的名字,但因为那件事情是不久之前发生的,起码现在应该记得。

  另有一纰漏,大屏幕上,把“神舟”误写作“神州”了!百密一疏,

问:请说出北宋和南宋这两个朝代的都城分别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

  选手对此一无所知。正确答案为:开封,杭州。

  余秋雨先生点评曰:“我倒不要求一个歌手有多么深厚的历史知识——”全场观众一听此言,都已准备在心底里原谅这位歌手的无知了。可秋雨先生的下一句又说:“但无知也应该有个最低的限度。”全场遂同仇敌忾,集体为歌手的无知而痛心疾首。

  请说出下列名句,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名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王勃,《滕王阁序》”。

  余秋雨先生问选手:“你喜欢这两句吗?”选手说“喜欢”。秋雨先生曰:我个人不太喜欢,因为这两句稍嫌华丽与雕刻。王勃50年之后,李白、王维、杜甫等唐诗大家才卓然兴起。秋雨先生提醒青年文艺爱好者,对作品要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不要照单全收,要释放自己的审美感觉。

问: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见到总部设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这个机构,它的正确解释是:

    A、一个动物保护组织 B、一个超级媒体集团 C、一个证券交易市场

  选手答C,正确。

  余秋雨先生问选手:你是怎么知道纳斯达克的?选手答:通过电视知道的。秋雨先生说:和我一样,那么,你平时投资证券吗?选手答:没有。秋雨先生说:也和我一样。全场大笑。

  地球上便于取用的淡水约为总水量的:

   A. 0.2百分号 B. 2百分号 C. 20百分号

  选手答B,错误,看来中庸之道有时候靠不住呀!正确答案为A。

  余秋雨先生曰:读到由国家环保总局送来的正确答案时,他不禁感慨万分。地球母亲总是给我们可以无限制消耗的错觉,但实在没想到便于取用的淡水总量如此之少;也许,它就像我们自己真正的母亲一样,有时候看上去精神抖擞,其实她已在强颜欢笑。

问:( )国的勃朗特姐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家庭之一,1847年,姐姐夏绿蒂·勃朗特出版了代表作《简·爱》,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也出版了代表作( )。

  选手答对了英国,却将《呼啸山庄》答成了“叶塞尼亚”,搞得全场为之喷饭!余秋雨先生曰:勃朗特姐妹和勃朗宁夫妇这两个文学家族,组成了19世纪英国文坛的主干。

问:请说出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哪两位皇帝当政时的局面。

  选手居然答:朱元璋,李世民。错误!

  正确答案为: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问:下列关于成语“百步穿杨”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百步之外射穿杨柳叶子,形容箭法之准

    B、走了百步才穿过杨家岭,形容山势险峻

    C、百步之外射穿了杨六郎,形容敌人凶残

  选手答C,错误。正确答案为A。

  余秋雨先生安慰选手说:这种反映冷兵器时代的成语,答错了也没什么要紧。成语分两类,一类在当代依然有生命力,另一类可能会在阅读时碰到,了解它的大概意思即可。

  问:这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座中国古城,它兼具水乡和山城的景观特色。当地有黑龙潭、五凤楼等名胜古迹。请说出该古城的名字,和当地的主要少数民族。

  选手答“苏州,壮族”,错误,引起一片嘘声。正确答案为:“丽江,纳西族”。
问:“Never give in , never , never , never ”——这是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英国民众发表的一次著名演讲,请将这句话译为中文。

  选手答:“决不投降,决不、决不、决不”,基本正确。标准答案为“永不屈服,永不、永不、永不”。

  余秋雨先生曰:二战期间,英伦三岛炮火连天,丘吉尔仍到处演讲,鼓舞军民斗志。某日,急欲赶赴某地演讲的丘吉尔一时调不到专车,只能乘出租车前往。出租车司机没认出丘吉尔来,便说:抱歉,我不能送你过去,因为我还要赶回家听收音机,一会儿首相要发表演讲。丘吉尔连忙说:你一定要送我过去,我给你加钱!出租车司机欣然同意:有钱就行,那就成全你吧,管他什么首相的演讲!此轶事具见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后来无数文章将丘吉尔的演讲词误作“Never give up , never , never , never ”(永不放弃,永不、永不、永不),特别是大量的所谓成功学演讲中,屡屡引用这句丘吉尔没有说过的“名言”,以讹传讹,至为不妥。

问:在我国古代“知天命”和“耳顺”各代表什么年龄?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五十岁,六十岁”。

  余秋雨先生曰:“知天命”、“耳顺”都是孔子在《论语》当中对年龄和相应的人生境界的界定。五十岁的人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六十岁的人对人家的话就更不在乎了、更安详了。

  秋雨先生今年已届“耳顺”,大可任人评说,泰然处之矣。

   

  问:请将以下名句填充完整,并说出其作者。

   ( ),俯首甘为孺子牛。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

  余秋雨先生曰:鲁迅此诗问世后,关于诗中谁横眉、谁冷对、千夫为谁、又指向谁的说法,可谓不一而足。具体的考证,不妨留给那些时间比较多、事情比较少的先生们去做吧。但正所谓“诗无达诂”,如果把每一句诗解释得极为精确的话,诗的美感也就流失了。

问:《天方夜谭》是一部著名的民间故事集,请说出它的另一个名字。“天方”是指古代哪个地区?

  选手答“《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地区”,正确。

  余秋雨先生曰:如今,在炮火纷飞的伊拉克,还矗立着“一千零一夜”的雕塑,可见艺术生命的持久。但是,当艺术和战争近在咫尺的时候,真是让人特别地心酸。

  问:下列关于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因沟内原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B、有气势磅礴的诺日朗瀑布

   C、是大熊猫和丹顶鹤的自然保护区

  选手答A,错误,正确答案为C。

  九寨沟没有丹顶鹤,只有金丝猴!余秋雨先生笑言:那位出题目的先生,实在是比较坏!

1、问: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俗风情画作《清明上河图》,请说出其作者及所在朝代,以及该画作表现的是哪个城市的景象?

  选手答出了“宋,开封”,却没有答出“张择端”。

  余秋雨先生回忆:数年前,他和白先勇先生为了观看在上海展出的《清明上河图》原作,排了很久的队。队伍中,有白发苍苍的90多岁的老人,有生命垂危的癌症病人。大家都觉得,在这样的国宝面前,似乎只有站着慢慢排队、慢慢挪动、慢慢观看才对得起它。当时万人排队几小时、争睹《清明上河图》的场景要是用画笔记录下来,其熙熙攘攘的程度会比《清明上河图》里所描绘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2、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歌曲《丢戒指》)请说出这首歌曲的歌名及主要流传地区。

  选手答出了“东北地区”,没有答出“《丢戒指》”。

  该选手答题时,频频向观众席上张望,引起在场的评委、公证员的警觉。大家顺势看去,果然发现观众席的最上方,有4、5个人在向该选手疯狂示意,甚至脱下了手中的戒指,挥舞着提醒!其作弊行为,不可谓不明目张胆。后来,经过公证员和大赛监审组的主持公道,对该选手此题得分予以部分扣除,以儆效尤。

问:请说出北宋和南宋这两个朝代的都城分别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

    选手对此一无所知。正确答案为:开封,杭州。

    余秋雨先生点评曰:“我倒不要求一个歌手有多么深厚的历史知识——”全场观众一听此言,都已准备在心底里原谅这位歌手的无知了。可秋雨先生的下一句又说:“但无知也应该有个最低的限度。”全场遂同仇敌忾,集体为歌手的无知而痛心疾首。

  问:这是欧洲某国的轮廓图,该国是文学家歌德的祖国。其中,A是该国首都,B是著名的“啤酒城”。请说出该国名称及A、B两个城市的名称。

  选手答“法国,伦敦”,全场爆笑。正确答案为“德国、柏林、慕尼黑”。

  余秋雨先生说他自己不喝啤酒,因此在啤酒城慕尼黑的狂欢节期间,整个城市没有喝醉的,除了警察和医生而外,就数他这个东方人了。秋雨先生感慨道:在一个大家都喝醉的环境里,任何清醒的人都有口难辩。“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并非那么美妙。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8:15: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12届CCTV青歌赛选手综合知识经典爆笑问



什么是“杯水车薪” 一位歌手在被问及“杯水车薪”这一成语是什么意思时,
答:“用一杯水作为给车夫的工钱”。

  大力神杯是什么赛事的奖杯? 歌手思索20秒…
然后回答:是不是和火车有关系……

  “一日不见”接下一句 歌手思索,抓耳挠腮,
然后挤出三个字:好想你……

    焚书坑儒是什么朝代的事情
答:宋朝的铁木真。
问:《福尔摩斯探案》和《尼罗河上的惨案》的作者?

  答:罗斯福

  问:莫愁前路无知己,下句__________,作者?

  答:不知道 (应为“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问:“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诗句,出自( )朝农民起义领袖( )的笔下。

  选手答:“秦,李自成”

  (正确答案为“唐,黄巢”。余秋雨先生劝选手不要把李自成和秦朝连在一起,因为二者的跳跃实在太大了!秋雨先生又说:前不久,北京下了一场沙尘暴,人们纷纷用这一句诗来调侃环境问题,“一句诗把一个自然环境的麻烦变成了很美的一件事”。秋雨先生没好意思讲明,人们同时也在调侃张艺谋的同名新片。)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人证》片断,这是一部著名的日本电影的插曲,请说出歌曲名称及电影名称。

  选手答:电影叫“草帽”,歌曲叫“草帽之歌”。此言既出,满座笑得直不起腰来。正确答案为:《草帽歌》,《人证》。徐沛东评委问选手:“看过电影吗?”选手认真地回答:“没看过这部电影,但看过其它电影。”满座再次哄笑。

  问:“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请说出上述经典戏文出自哪部古典名剧,该剧的作者是谁?

  选手没心没肺地答:“《离骚》,屈原”,引来一众嘘声。正确答案为:《西厢记》,王实甫。

  余秋雨先生对选手说:很抱歉,你碰到我的专业了!你答“《离骚》和屈原”,恰恰反映了你对这两头都不熟悉。作为一个曾经的戏剧史教师,我忍不住想多说两句。这几句之所以拿出来作为考题,不仅因为它文辞优美到了极致,而且和《西厢记》剧中的情节极为关联。崔莺莺送张生上京赶考,但几乎明知道他考不中!因为好几万考生,哪里轮到这个一年来的光阴全部用于谈恋爱的“杀千刀的”金榜题名呢?长亭一别,不知几时能归?所以离别的眼泪把秋天的枫叶都染红了。在秋雨先生描述这几句戏文的意境的时候,所有在场的人都听傻了,仿佛大家真的在上一堂戏剧史的课!
问:“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 )朝爱国诗人( )的名句。

  选手先答了“清朝,关汉卿”,后来愣是改成了“清朝,文天祥”。(正确答案:南宋,文天祥。余秋雨先生追问道:“汗青”是啥子事体?选手愈加茫然,汗!但愿他不会认为“汗青”是用来擦汗的汗巾!)

  我国有两座故宫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构成了两大完整的明清皇宫建筑群。其中,一座故宫在北京,请说出另一座故宫在哪个省的哪个城市?

  选手:不知道(正确答案:辽宁省,沈阳市。我猜想她好歹能答出个台北的故宫博物院来,虽然那也是个错误答案。)

下列关于成语“莘莘学子”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形容学生的数量堪称众多

    B、形容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

    C、形容学生的学习条件非常辛苦

  选手答C

  正确答案应为A。余秋雨先生曰:了解这个词、发言时冒充有文化用一下可以,但写散文时这种掉书袋的四字成语宜慎用!
请看大屏幕,然后回答问题。(播放《卡门》片断)

  这段舞曲具有浓郁的西班牙地域特征,请问它出自哪位作曲家之手,并说出作曲家的国籍。

  选手答出了“法国”,却怎么也想不起“比才”这个名字。作为一个美声唱法的选手,任她怎么解释,似乎都说不过去。

  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三曹”是指曹操和他的两个儿子:

    A、曹丕、曹植 B、曹丕、曹冲 C、曹植、曹冲

  选手答A,正确。

  但当余秋雨先生追问她读过“三曹”的文学作品没有时,她居然落落大方地说:“读过,《满江红》啊!”全场哗然!秋雨先生亦忍俊不禁:曹丕和曹植的文学成就,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乃父的《观沧海》、《龟虽寿》等沉雄之作。孟德被目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孰料辛苦经营一生,千载之后,不以事功、而以文学名?曹丕《典论·论文》中的著名论断——“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啻为乃父发!

问:“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出自下列哪个典故:

   A、吕布与貂蝉 B、吴三桂与陈圆圆 C、乾隆皇帝与香妃

  选手答A,错误,正确答案应为B。

  余秋雨先生曰:吴梅村一首《圆圆曲》,洋洋洒洒,但只有这一句诗传世。即使选手没读过吴梅村的诗,但总该读过金庸的《鹿鼎记》,或听过李宗盛的《凡人歌》吧?流行文化中的东西,如果追问下去,也大有深意呢!最有意思的是,秋雨先生为了“政治正确”,还补充交代:虽然吴三桂与陈圆圆的故事,是男女关系影响历史大走向的一个例子,但这决不是历史的当然规律。
下列关于成语“草木皆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草木后面都埋伏着士兵,比喻阵容强大

    B、出自三国草船借箭中鲁肃的典故

    C、出自晋代淝水之战中苻坚的典故

  选手答A,错误,正确答案应为C。余秋雨先生曰:选手正好答到相反的意思上去了。

  问:《狼和小羊》、《农夫和蛇》是两篇寓言深刻的故事,它们都出自同一部文学名著,该名著是:

   A.《韩非子》 B. 《伊索寓言》 C.《格林童话》

  (选手答A,颇出人意料,正确答案应为B。)

问:2005年10月,我国航天员( )和( )乘坐“神舟六号”航天飞船遨游太空。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费俊龙,聂海胜。

  余秋雨先生曰:其实,我们并不要求大家永远记住这两个人的名字,但因为那件事情是不久之前发生的,起码现在应该记得。

  另有一纰漏,大屏幕上,把“神舟”误写作“神州”了!百密一疏,

问:请说出北宋和南宋这两个朝代的都城分别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

  选手对此一无所知。正确答案为:开封,杭州。

  余秋雨先生点评曰:“我倒不要求一个歌手有多么深厚的历史知识——”全场观众一听此言,都已准备在心底里原谅这位歌手的无知了。可秋雨先生的下一句又说:“但无知也应该有个最低的限度。”全场遂同仇敌忾,集体为歌手的无知而痛心疾首。

  请说出下列名句,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名作。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王勃,《滕王阁序》”。

  余秋雨先生问选手:“你喜欢这两句吗?”选手说“喜欢”。秋雨先生曰:我个人不太喜欢,因为这两句稍嫌华丽与雕刻。王勃50年之后,李白、王维、杜甫等唐诗大家才卓然兴起。秋雨先生提醒青年文艺爱好者,对作品要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不要照单全收,要释放自己的审美感觉。

问:在新闻报道中,我们经常见到总部设在美国的“纳斯达克”这个机构,它的正确解释是:

    A、一个动物保护组织 B、一个超级媒体集团 C、一个证券交易市场

  选手答C,正确。

  余秋雨先生问选手:你是怎么知道纳斯达克的?选手答:通过电视知道的。秋雨先生说:和我一样,那么,你平时投资证券吗?选手答:没有。秋雨先生说:也和我一样。全场大笑。

  地球上便于取用的淡水约为总水量的:

   A. 0.2百分号 B. 2百分号 C. 20百分号

  选手答B,错误,看来中庸之道有时候靠不住呀!正确答案为A。

  余秋雨先生曰:读到由国家环保总局送来的正确答案时,他不禁感慨万分。地球母亲总是给我们可以无限制消耗的错觉,但实在没想到便于取用的淡水总量如此之少;也许,它就像我们自己真正的母亲一样,有时候看上去精神抖擞,其实她已在强颜欢笑。

问:( )国的勃朗特姐妹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文学家庭之一,1847年,姐姐夏绿蒂·勃朗特出版了代表作《简·爱》,而妹妹艾米莉·勃朗特也出版了代表作( )。

  选手答对了英国,却将《呼啸山庄》答成了“叶塞尼亚”,搞得全场为之喷饭!余秋雨先生曰:勃朗特姐妹和勃朗宁夫妇这两个文学家族,组成了19世纪英国文坛的主干。

问:请说出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是哪两位皇帝当政时的局面。

  选手居然答:朱元璋,李世民。错误!

  正确答案为: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问:下列关于成语“百步穿杨”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A、百步之外射穿杨柳叶子,形容箭法之准

    B、走了百步才穿过杨家岭,形容山势险峻

    C、百步之外射穿了杨六郎,形容敌人凶残

  选手答C,错误。正确答案为A。

  余秋雨先生安慰选手说:这种反映冷兵器时代的成语,答错了也没什么要紧。成语分两类,一类在当代依然有生命力,另一类可能会在阅读时碰到,了解它的大概意思即可。

  问:这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一座中国古城,它兼具水乡和山城的景观特色。当地有黑龙潭、五凤楼等名胜古迹。请说出该古城的名字,和当地的主要少数民族。

  选手答“苏州,壮族”,错误,引起一片嘘声。正确答案为:“丽江,纳西族”。
问:“Never give in , never , never , never ”——这是丘吉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英国民众发表的一次著名演讲,请将这句话译为中文。

  选手答:“决不投降,决不、决不、决不”,基本正确。标准答案为“永不屈服,永不、永不、永不”。

  余秋雨先生曰:二战期间,英伦三岛炮火连天,丘吉尔仍到处演讲,鼓舞军民斗志。某日,急欲赶赴某地演讲的丘吉尔一时调不到专车,只能乘出租车前往。出租车司机没认出丘吉尔来,便说:抱歉,我不能送你过去,因为我还要赶回家听收音机,一会儿首相要发表演讲。丘吉尔连忙说:你一定要送我过去,我给你加钱!出租车司机欣然同意:有钱就行,那就成全你吧,管他什么首相的演讲!此轶事具见丘吉尔著《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后来无数文章将丘吉尔的演讲词误作“Never give up , never , never , never ”(永不放弃,永不、永不、永不),特别是大量的所谓成功学演讲中,屡屡引用这句丘吉尔没有说过的“名言”,以讹传讹,至为不妥。

问:在我国古代“知天命”和“耳顺”各代表什么年龄?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五十岁,六十岁”。

  余秋雨先生曰:“知天命”、“耳顺”都是孔子在《论语》当中对年龄和相应的人生境界的界定。五十岁的人应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六十岁的人对人家的话就更不在乎了、更安详了。

  秋雨先生今年已届“耳顺”,大可任人评说,泰然处之矣。

   

  问:请将以下名句填充完整,并说出其作者。

   ( ),俯首甘为孺子牛。

  选手答不出来。正确答案为“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

  余秋雨先生曰:鲁迅此诗问世后,关于诗中谁横眉、谁冷对、千夫为谁、又指向谁的说法,可谓不一而足。具体的考证,不妨留给那些时间比较多、事情比较少的先生们去做吧。但正所谓“诗无达诂”,如果把每一句诗解释得极为精确的话,诗的美感也就流失了。

问:《天方夜谭》是一部著名的民间故事集,请说出它的另一个名字。“天方”是指古代哪个地区?

  选手答“《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地区”,正确。

  余秋雨先生曰:如今,在炮火纷飞的伊拉克,还矗立着“一千零一夜”的雕塑,可见艺术生命的持久。但是,当艺术和战争近在咫尺的时候,真是让人特别地心酸。

  问:下列关于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因沟内原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

    B、有气势磅礴的诺日朗瀑布

   C、是大熊猫和丹顶鹤的自然保护区

  选手答A,错误,正确答案为C。

  九寨沟没有丹顶鹤,只有金丝猴!余秋雨先生笑言:那位出题目的先生,实在是比较坏!

1、问:这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民俗风情画作《清明上河图》,请说出其作者及所在朝代,以及该画作表现的是哪个城市的景象?

  选手答出了“宋,开封”,却没有答出“张择端”。

  余秋雨先生回忆:数年前,他和白先勇先生为了观看在上海展出的《清明上河图》原作,排了很久的队。队伍中,有白发苍苍的90多岁的老人,有生命垂危的癌症病人。大家都觉得,在这样的国宝面前,似乎只有站着慢慢排队、慢慢挪动、慢慢观看才对得起它。当时万人排队几小时、争睹《清明上河图》的场景要是用画笔记录下来,其熙熙攘攘的程度会比《清明上河图》里所描绘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2、请听音乐,然后回答问题。(播放歌曲《丢戒指》)请说出这首歌曲的歌名及主要流传地区。

  选手答出了“东北地区”,没有答出“《丢戒指》”。

  该选手答题时,频频向观众席上张望,引起在场的评委、公证员的警觉。大家顺势看去,果然发现观众席的最上方,有4、5个人在向该选手疯狂示意,甚至脱下了手中的戒指,挥舞着提醒!其作弊行为,不可谓不明目张胆。后来,经过公证员和大赛监审组的主持公道,对该选手此题得分予以部分扣除,以儆效尤。

问:请说出北宋和南宋这两个朝代的都城分别位于今天的哪个城市?

    选手对此一无所知。正确答案为:开封,杭州。

    余秋雨先生点评曰:“我倒不要求一个歌手有多么深厚的历史知识——”全场观众一听此言,都已准备在心底里原谅这位歌手的无知了。可秋雨先生的下一句又说:“但无知也应该有个最低的限度。”全场遂同仇敌忾,集体为歌手的无知而痛心疾首。

  问:这是欧洲某国的轮廓图,该国是文学家歌德的祖国。其中,A是该国首都,B是著名的“啤酒城”。请说出该国名称及A、B两个城市的名称。

  选手答“法国,伦敦”,全场爆笑。正确答案为“德国、柏林、慕尼黑”。

  余秋雨先生说他自己不喝啤酒,因此在啤酒城慕尼黑的狂欢节期间,整个城市没有喝醉的,除了警察和医生而外,就数他这个东方人了。秋雨先生感慨道:在一个大家都喝醉的环境里,任何清醒的人都有口难辩。“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并非那么美妙。
发表于 2006-11-5 19: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当余秋雨先生追问她读过“三曹”的文学作品没有时,她居然落落大方地说:“读过,《满江红》啊!”全场哗然!秋雨先生亦忍俊不禁:曹丕和曹植的文学成就,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乃父的《观沧海》、《龟虽寿》等沉雄之作。孟德被目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孰料辛苦经营一生,千载之后,不以事功、而以文学名?曹丕《典论·论文》中的著名论断——“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啻为乃父发!

问:“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出自下列哪个典故:

   A、吕布与貂蝉 B、吴三桂与陈圆圆 C、乾隆皇帝与香妃

  选手答A,错误,正确答案应为B。
[s: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19:43: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斯丁  看下我的小刺猬 [s:1]  [s: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9: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我的小桃子2006-11-05 19:43发表的:
阿斯丁  看下我的小刺猬 [s:1]  [s:1]
都看了呀,那是你自己养的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22: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我的小桃子2006-11-05 19:43发表的:
阿斯丁  看下我的小刺猬 [s:1]  [s:1]
网上下的图!
谁会养生下来的小刺猬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22: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讨厌这样的节目,没素质的人才去参加,当然不包括我身边的人 [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23: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5楼D.N.Angel2006-11-05 22:54发表的:
讨厌这样的节目,没素质的人才去参加,当然不包括我身边的人 [s:2]
你个小妮子!
跑这来愤青了!
你的打击面太大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00: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些文艺工作者确实知识面太狭窄了... [s: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22: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晕哦~~~~还没成明星呢,知识就很贫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06:33: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余秋雨先生点评曰:“我倒不要求一个歌手有多么深厚的历史知识——”全场观众一听此言,都已准备在心底里原谅这位歌手的无知了。可秋雨先生的下一句又说:“但无知也应该有个最低的限度。”全场遂同仇敌忾,集体为歌手的无知而痛心疾首。 这个南北宋的……
[s:10]
不过有些东西也不绝对。《丢戒指》我也没听过,《人证》也没看过。这个跟生活的年代有关系吧。而且书本上也学不来。

王勃的滕王阁序……其实我也很喜欢“落霞”那一句,就是因为其华丽。无比的华丽。Hello,我又不是文学工作者,哪里品位的那么多?能判断得出华丽,跟杨雄之类的“同流合污”已经很不错了ok?

至于其他的……这个我比较无语,稍微离谱了点吧!有的人运气不好就算了,“贞观之治”这是祖上烧高香积德给你这么容易的题目,怎么就这样浪费了????朱元璋?人家是洪武好不好?

连南北宋都城都搞不清楚,满江红给了曹操……你小心岳武穆告你侵权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06: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astin2006-11-05 19:37发表的:
但当余秋雨先生追问她读过“三曹”的文学作品没有时,她居然落落大方地说:“读过,《满江红》啊!”全场哗然!秋雨先生亦忍俊不禁:曹丕和曹植的文学成就,全部加起来也比不上乃父的《观沧海》、《龟虽寿》等沉雄之作。孟德被目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孰料辛苦经营一生,千载之后,不以事功、而以文学名?曹丕《典论·论文》中的著名论断——“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不啻为乃父发!

问:“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诗句,出自下列哪个典故:

   A、吕布与貂蝉 B、吴三桂与陈圆圆 C、乾隆皇帝与香妃
.......
人家没有说乾隆就很客气了……哈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07:3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不会这么搞笑吧
有点对历史的歪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5-5-17 03:27 , Processed in 0.835342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