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闽江涛涛 于 2019-7-16 22:41 编辑
有个叫大空翼的家伙居然把我在宇吧的一篇题目为“三打意大利”的文章连同错别字一起抄袭到今日头条去了。以前他也这样干过并被举报过,但这次又来了。更恶心的是在文章上了今日头条后不断地有人来问:闽江,你是大空翼吗?我当然不是!我是特想抽大空翼耳光的那个人。这样,我也把这篇文章发到主场,而且一定要修改好,让大家知道这件事。下面就是文章了。我这边原来的传图没了,图贴乱了也不管了。文中给个图名,反正是为了澄清事实,避免人们误以为闽江就是大空翼,也就不搞那么细致了。
这是在说中国队从18年世锦赛半决赛以来三打意大利,不是三打祝家庄。其中没有那么多故事成分,有的只是从扣球数据的角度看中国队为什么会在18年世锦赛半决赛输给意大利,为什么在19年国际排联联赛又连续战胜了意大利两次。
注意,这里说的数据是国际排联官网数据,将其说成“闽江数据”是不对的。“闽江”并没有自己去做排球统计,只不过是整理国际排联官网上的数据。自18年以来,国际排联就不给P3了。这样,诸如扣球失误等数据就缺失了。好在每轮单项排名上都有这些数据,而且是每轮累加的,即:本轮后累计数据=上轮累计数据+本轮比赛数据,而“闽江”只不过是用:本轮比赛数据=本轮后累计数据-上轮累计数据,来获取比P2更完全的数据。整理数据其实是力气活儿。为了减少工作量,闽江每场比赛过后只整理中国女排参赛队员的得分,扣球,防守和一传数据。
这样整理数据有个时效性的问题。每轮比赛后必须尽快复制官网数据,要不然下一轮比赛后本轮数据就被下一轮的数据覆盖了。然而,每逢出门在外及时复制数据就做不到。这里也插一段,总决赛前我回了美国,看完总决赛第一场比赛后就出游了。当我看中意比赛的体育馆前门成了Lassen雪山,后门是Crystal 湖,坐位成了两地之间小旅馆的沙发时,我能在美西时间早上4:30用旅馆的WiFi上网看到比赛就不错了,及时更新数据是做不到了,也只好事先请宇吧的朋友帮忙了。为了鼓励他们,我也一路发照片给他们。看到小宇赛后激动地哭了,我就决定要写“三打意大利了”。这种创作背景一些也常来主场的朋友是知道的。 图1 见下面的“体育馆.jpg
我非常不赞成目前国际排联现在这种仅用扣球成功率去看攻手进攻好坏的做法。如果有个攻手扣球20次得10分9失误,按成功率算似乎她还挺好,在P2上也很光鲜。但其实她在帮自己球队得10分的同时也帮对手得了9分,并且占有了大量传球资源,已经非常差了。所以,扣球数据还是要完整,只记得不记失是不行的。从前用P3的时候扣球数据是完整的,我们也没这种毛病。现在P3没有了,但从官网两轮数据之差中我们完全可以得到单场比赛完整的扣球数据,只要我们把扣球总数、扣球得分,扣球失误等,填进从前的P3中的扣球表,我们就可以像从前看P3表那样根据扣球效率而不仅仅是成功率去评价一个攻手的进攻好坏了。如,中国队队员在三打意大利比赛的扣球数据:
注意!数据是官网的,不是闽江的,也不是针对哪一个人的,但数据不好无法回避,数据不说假话,也没有神马我觉得是怎么样的。小宇在香港站是5扣0分就是5扣0分。我把香港中意之战那场小宇5扣0分,张常宁在接应位置4扣2分2失误,刘晓彤在接发位置4扣1分1失误和曾春蕾7扣3分0失误加在一起只是为了后面好画图,不是为了掩饰什么。如果非要对参赛队员的扣球数据做个总结也不是不可以,但即使给出下面的表格也不会做更多的讨论,因为本文的目的是想通过各位置进攻占比来分析中国队打法及在这种打法下哪个位置的进攻可能会更重一些。 从上面的P3数据还可以看出中国队队员或者某个为主在全队扣球中的占比,而扣球占比其实也反应了球队的分配球思路,或者说,已经可以看出中国队打法的一个重要部分了。 图4 见中意三场扣球占比.jpg
有人认为,如果考虑两个副攻有6轮进攻,接应和两个主攻都可以打6轮进攻,且进攻是绝对平均分配的,那每个位置的进攻占比就是各占25%。但是,谁都不会这么打。每支球队的进攻思路不同,在三打意大利比赛中中国队的进攻分配为: 1)朱婷扣球占比大约是在35%左右,且在对意的前两场比赛中相对固定。 2)在朱婷对角主攻进攻不好时,如在世锦赛决赛两位给朱婷打对角的主攻扣球效率合计仅才3.7%,这时二传和队友就会增加给副攻的传球。于是,颜妮和苹果的进攻占比就达到了32%。在朱婷对角主攻的进攻有起色时,如在国际排联联赛香港中意之战,副攻的进攻就会减少,这一场颜妮和苹果的进攻占比降至24%,而朱婷对角主攻的进攻增加到了26%。 3)在没有朱婷的情况下,晓彤和3梅的进攻占比为59%,副攻进攻占比为24%。 4)但是,不管接应是小宇主打还是4个人合打,接应总的进攻占比都相对固定的并且是4个位置中占比最低的(第一均值10%)。在世锦赛半决赛和国际排联联赛香港站的中意之战中接应的扣球占比均为14.4%,总决赛打意大利时接应的进攻占比其实也就是14.6%,只不过因四舍五入,前两场接应的进攻占比显示为14%,总决赛那场就显示成了15%。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中国队是一支以主攻+副攻进攻为主的队,即使主攻或者副攻进攻出现不足,调整也是在主副攻的进攻次数之间进行调节。我和“潇湘妃子”常吵架,但她(或他)的一些观点我是支持的。如,在现在中国队的打法下接应能接好一传,做好拦防,搞好小球串联和主攻传球,外加一定数量的策应性或牵制性的进攻,也就差不多完成任务了。一些人认为朱婷和张常宁完全可以各接6轮一传,中国接应接发球完全是多余或根本就是接应进攻能力不行,并且因此改变了球队。我认为这其实是本末倒置。给个反例,中国也曾经有过朱张接6轮小宇不接发球打进攻的比赛,比如在16年奥运会小组赛打荷兰。但那场小宇18分,扣球成功率48%,效率40%,基本完成了任务。可是,朱婷对角主攻的扣球效率那么低,进攻占比却仍高于接应,结果球队2:3失利,这就是是球队的打法和习惯问题了。球队想要赢球就得希望进攻占比大的攻手就要在进攻上能多赚些分,下图也给出在三打意大利的比赛中个位置的净胜分饼图:
这里有个巧合是中国队在18年世锦赛半决赛扣球净胜分是46分,在国际排联联赛香港站扣球净胜分也是46分,那为什么结果是一胜一负就值得分析了。注意,现在接应也在接发球(小宇在三打意大利比赛中的接发为:31,8,21,总数60,超过其它边攻手),朱婷也早就在接发球了,因此,接发球影响进攻也再不能成为主攻进攻效率低的借口了。以主攻进攻为主的中国队输赢要看主攻能赚多少。 而在主攻中,朱婷总是能赚到大分的,在前两场比赛朱婷进攻的净胜分分别为18分和19分,相当稳定。这样,朱婷对角主攻的进攻能赚多少就非常重要了。在18年世锦赛半决赛两位朱婷对角的进攻占比合起来是18%,但两人合起来净胜分仅为1分,中国队输了。在国际排联联赛的前两局张常宁打了15次进攻但扣球得5分却4失误,扣球效率6.7%,净胜分也只有1分,结果中国队也是连输两局。之后李盈莹在小主攻位置上主打了3局比赛,21扣11分5失误,不仅扣球成功率超过50%,而且扣球效率28.7%,净赚了6分,结果中国队连扳了3局赢了。
如果说香港站比赛意大利还有胜机,那在总决赛中意之战中中国队以3:1获胜真的是在绝大部分时间打得意大利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在没有朱婷的情况下,刘宴含的进攻净赚了11分,27.5%的扣球效率虽然比朱婷在世锦赛半决赛的32.7%都要差5%,但已经非常好了。况且她的进攻是在大主攻位置打两轮埃尔努的拦网打出来的,在世锦赛半决赛郎平曾尝试过让张常宁或李盈莹这样打但都不成功。所以,3梅的进攻实力是不可小看的。而刘晓彤在小主攻位置上扣球效率也达到了20.5%,好于两个朱婷对角主攻在香港站打意大利时的19.4%(李+张合计36扣16分9失误)。而小宇尽管进攻占比小,但她的扣球效率为30%,扣球净胜分也有6分。所以,在中国三个边攻手都给力的情况下,几乎全主力出战的意大利也被打败了。当然,也不要忘记大副攻小清新队这场比赛的贡献,她扣球效率46.7%,净赚了7分。
任何攻手都不可能离开中国队打法去打球。而中国队打法是长期形成的并且和自己母队在联赛的打法有关。郎导是个很优秀的教练,但郎导不可能改变联赛,也不可能改变二传们多年养成的传球和分配球习惯。中国队的第一得分手是主攻朱婷,别说是中国队,就连瓦基夫银行队都得是有了朱婷就要以主攻进攻为主。而现在国家队的两个二传都是来自以主副攻进攻为主的球队,她们的习惯是联赛养成的。其实,给接应的球少,给朱婷和朱婷对角主攻的进攻多,就是她们的特点,但这并不见得是缺点。在14年世锦赛半决赛,15年世界杯对塞尔维亚的关键战以及16年奥运会决赛,中国队接应位置的扣球都是负效率,但因接应的扣球占比低,两个主攻的进攻都给力,中国队还是赢了这些关键比赛。
总决赛打意大利的比赛也又一次证明了在意大利在的拦防下滴雨(迪宇)组合要比下雨(霞宇)组合好用,至少也是有好的时候。其实在19年国际排联联赛香港站中国战胜意大利之前,中国队上一次赢意大利还是在17年大奖赛昆山站,那场也是滴雨组合,小宇了得13分,扣球效率为26.7%,并有11次接发球。而这次总决赛打意大利她得了11分,扣球效率为30%,是最近两年来除朱婷以外单场对意比赛中中国边攻手最高的,而且她还接了21次发球。所以,在结束了一段逢意大利比赛就窝囊之后,她在赛后流泪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说香港打意大利她打得不好,球队不信任她了,非要让她在总决赛再试试她,那她也把自己洗白了。
最后我也解释一下我为什么总结赛后我没有在主场坚持每场比赛后贴中国参赛队员的单项排名数据。其实,我也是没办法。我看总决赛半决赛是在CrystalLake附近的一家小旅馆看的。由于连续两天早上4点半起床看比赛我也累了。补了一觉已经是美西时间早上9点半。出发前我还想过要早点开回家好在美西时间晚上12点之前把对美国这轮的数据整理出来和前两轮朋友帮忙整的数据一起贴到主场。但是路上偏偏有下面这种风景而且后来又赶上了美国国庆后回湾区的塞车,结果到家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吃了晚饭后我觉本想眯一会儿再起来整数据,但中土季军战开始前10分钟我才醒,就只好看比赛了。比赛之后官网数据赛后马上更新了,中美这轮的数据就被覆盖了。我想补贴残缺的数据没啥意思了,也就没贴。但自18年国际排联不给P3以后所有比赛的数据都在我的电脑里,如果有人要查哪场,我一般都能给,只有19年总决赛中美之战除外。 图6见往家赶.jpg
总决赛结束后国家队下面的任务是奥运会预选赛和世界杯。到时候我还会整理数据。当然,我也希望官网提供P3,或干脆采用VolleyDate 或DataProject统计,这样我就比较省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