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6735|回复: 71

1984年奥运会女排决赛精彩的一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1 23:4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顾了这场经典比赛,第一局,双方非常焦灼,打倒5比5平分时,美国队克罗克特发上手平冲球,中国队后排5号位站位的郎平接一传稳稳到位,这时,前排杨晓君、张蓉芳、郑美珠同时跑动。她们的站位很特别,杨晓君在4号位并没有像主攻手那样后撤做冲跳强攻,却佯打拉四短平快牵扯,将美国队的副攻韦肖夫和二传手格林牢牢牵扯住,结果高大的韦肖夫拦网空跳。郑美珠则在2号位跑动掩护,吸引4号位的海曼注意力,两人逼真的跑动彻底让美国队的拦网失去意义,杨锡兰恰到好处甩出一只三号位半高球,说时迟那时快,12号张蓉芳及时插上全力起跳,借助冲跳起来的动作,腰腹力和手臂爆发力运用得非常完美,将球狠狠钉了地板,直接打穿了美国队的拦防体系。这个球无论是力量和速度,很像古巴队老路易斯砸下来的球,势如破竹,劈头盖脸。
1984年的中国队,排球战术很丰富,郑美珠,张蓉芳,杨晓君,梁艳,甚至郎平,都是跑动攻的高手,她们的确训练有素,垫、传、调专业基本功很到家,个个爆发力突出,弹跳有劲,打出来的球球速很快。那时候的中国队员,发球有特点,基本上都是长距离上手重飘球(除了梁艳、张蓉芳是勾飘),发球时手掌击球时间非常短,球在空中飞行很飘忽,速度又快,这种球不好接。另外,美国队7号海曼的平砍式重飘球也很有特点,球飞行距离短,过网就下坠,威胁大。如今,再也看不到这种海曼式发球绝技。
发表于 2019-7-13 09:0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日本队在84年前后对中国队威胁很大,根本原因还是队员个子比较均衡了,以前二传都比较矮,漏洞比较大,那个时候中国队是球油渍,怎么都能抓住日本队的漏洞,但中田出现后,日本队的平均身高跟中国队差距不大了,可能是历史上最接近中国队身高的一支队伍了,中田弹跳拦网都不错,端拦网比以前好太多,而且江上由美和三屋两个副攻拦网也不错,中国队当时跟日本队打,如果发球占不到便宜,和日本队是很难打的,反正我的感觉,如果谁用160左右的二传,哪怕她水平高到天上去,成为世界强队或许可能,但要夺世界冠军,基本没有希望的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23:0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梁艳最出色的拦网是在82年和84年,这三年是梁艳身体最壮实的三年,弹跳能力强,手臂有力,过网伸展面大,包球效果好,梁艳在网前拦网,不会轻易跟着球做动作,而是盯住扣球的人,以她的启动动作来做判断,慢跳、高撑、过网包裹下压一气呵成,她的这些技术特点,深受袁伟民赏识,82年世锦赛副攻线告急,袁伟民当机立断,让梁艳打了对手们一个措手不及。85.86年,随着年龄增大,伤病袭身,状态有所下滑也属正常,多年训练的底蕴,梁艳保持得还可以。其实,打完85年世界杯,梁艳准备退役,她找到邓若增提出申请,邓若增说你退役可以,但是你必须给我再找一个和你同样出色的副攻就放你走。没办法,梁艳只好再坚持一年,打完世锦赛,彻底放下了所有的荣誉,完成了排球使命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22: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1986年布拉格世锦赛的中国队,实力有所下滑,梁艳的网前不再那么容易得手,基本上是掩护,不过她的防守和一传倒是很拼,作为副攻手,梁艳拼完了最后一颗子弹,世锦赛冠军是梁艳最好的退役大礼。杨晓君保持得还不错,撑起了中国队的快攻,加上郑美珠仍然不俗的二号位背飞和三号位交叉,跑动攻战术还在。侯玉珠的状态也不错,很擅长三四号位之间的冲进强攻,她的特点和郎平截然不同,郎平是在四号位拉开架势明摆着高点强攻,侯玉珠是这届世锦赛夺冠的功臣。姜英主要是参与战术体系的主攻手,她下手尽管快,身高是个短板,虽然比前任张蓉芳要高,但不如张蓉芳会捕捉战机,就是通常讲的打球不够贼,和古巴队的决赛,打倒最后,姜英很难通过古巴的拦网。赛后,国际排联盛赞中国队侯玉珠,说她虽然年轻,扣球点高速度快,是一位颇具潜力的主攻。
1986世锦赛拿到冠军后,中国队就应该警醒这支球队存在的问题了,遗憾大家都被蝉联世锦赛冠军而冲昏了头脑,之后的一系列事件,让中国女排走了很多年的弯路......。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22:10: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军 发表于 2019-7-12 21:43
中国队一直都讲究高快结合、全面均衡,我所说的高,是中国队自身的高点攻长处,这里面的含义就比较广泛了 ...

就是啊,04年的中国队高啊,所以拦网只靠二传冯坤一个人撑门面啊,84年奥运会至少梁艳和杨晓君两个副攻拦网得分都排第三啊,其实中国女排有强吃实力的球员只有三个人,一是郎平而是蕊蕊三是朱婷,我说86年世锦赛的中国队像04年奥运会的中国队不对吗?你说03年世界杯的中国队像郎平时期的中国队,可能我还不会说什么的,其实就是04年的中国队与孙玥她们巅峰时期的中国队比,未必占得了便宜的,只是因为古巴王朝如日中天才壮志未酬的
回复 1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2:3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很怀念当年的战术排球,而且几个亚洲国家各有擅长的战术。双背飞在84年奥运会中国队就有运用,韩国的双快一游动,日本大林素子的正飞独树一帜。现在排球规则改了,连球都改了,已经不是一种运动了。一传到位率降低,拦网队员越来越高大,使得战术攻吃力不讨好,成本大效益低。排球越来越简单粗暴,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点评

urc
不是说新球不飘好接一传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2 04:3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4:32:52 | 显示全部楼层
volleyrabbit 发表于 2019-7-12 02:30
我也很怀念当年的战术排球,而且几个亚洲国家各有擅长的战术。双背飞在84年奥运会中国队就有运用,韩国的双 ...

不是说新球不飘好接一传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7:33: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海曼是平砍吗?勾手大力吧?

点评

是平砍。印象中勾飘只有东亚三支球队运用,欧美球队似乎没见过。现在更是绝迹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2 11: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8:01: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问某些人,国际排联修改比赛规则比赛用球,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排球越来越难打难看回合越来越少还是为了提高排球的观赏性有利于排球运动的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8: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84奥运我是听的收音机转播,那时家里没电视......记得杨锡兰后来采访曾说,她从来不看后来的女排比赛,瞧不上后来女排队员的基本功。可见当初女排的基本功多么扎实

点评

想起前段时间洪刚解说排球时,说他的一个同事很久不看排球比赛了,有一天看了一眼洪刚的解说,然后说了一句:现在的队员基本功怎么这么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2 13:0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8:15: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山 于 2019-7-12 09:19 编辑

我可以这么说,现代人身体素质身材越来越高达,训练水平越来越科学,国际排联如果不修改规则,排球就是一锤子买卖,再没人看了,那么问题来了,以前排球和现代排球比,是每个技术环节的掌握都弱于现在吗?除了现在发球有点飘接的难度比以前稍微增大外,以前硬球的球速击球力量放到现在,这些大个子们真能承受?以前一传好还有个子普遍低比较灵活有关,我得去翻阅一下以前得了发球奖的局均得分和现在的到底差多少?这个可能不好找,希望坛子里有人提供一下,而且就是看以前比赛,古巴的发球让对手接的披头散发的情况也不少,包括日本

点评

前些天,还有人回我,说现在的冠军比以前五连冠时期的难拿,因为以前很多队是业余水平,中国队得益于体制。。。 以前发球不能擦网,球都是高的多,有的人可能有理由说现在的一传比以前好,但防守呢,大白球这么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2 08:5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8:3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过一个资料,好像是王铁山说的,以前球硬,速度更快力量更重,就是以前那个身体素质,他们发白球都能发到150,想想现代人打白球是什么后果,现在的娘排几个人发球能超过130?

点评

王铁山的发球很有特点。有次在上海比赛,王铁山发球是朝天花板发,等到了最高点下落到对方球场。对方根本没法接。 现在的排球,根本不可能这样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2 08:5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8: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一个赛制问题吧,现在排球比赛要是时间过长,也很影响转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8:4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以前跳发运用得少研究得少,要是用小白球现在来打,那还打个锤子排球,就看发球比赛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8:49: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空山 于 2019-7-12 09:50 编辑

白球气压高、硬、速度快,那么问题来了,以前对排球传扣配合的要求是不是更高?移动是不是需要更快?防守的难度会不会更大?我只坚信一条,排联修改规则不是让排球因为没人看被逐出奥运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8: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山 发表于 2019-7-12 08:15
我可以这么说,现代人身体素质身材越来越高达,训练水平越来越科学,国际排联如果不修改规则,排球就是一锤 ...

前些天,还有人回我,说现在的冠军比以前五连冠时期的难拿,因为以前很多队是业余水平,中国队得益于体制。。。

以前发球不能擦网,球都是高的多,有的人可能有理由说现在的一传比以前好,但防守呢,大白球这么重这么硬,拦网手被打断手指的又不是没上过新闻,别跟我说以前攻手都是没有菠菜吃的,跟现在的攻手比都是在弹棉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8:5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空山 发表于 2019-7-12 08:30
我看过一个资料,好像是王铁山说的,以前球硬,速度更快力量更重,就是以前那个身体素质,他们发白球都能发 ...

王铁山的发球很有特点。有次在上海比赛,王铁山发球是朝天花板发,等到了最高点下落到对方球场。对方根本没法接。

现在的排球,根本不可能这样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09: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60后是很幸福的一代人。。。

点评

58-62年发生了什么?66-76年发生了什么? 要说最幸福的,其实就是75年之后-80年出生的人,前面避开了政治,成年以后赶上了改开和福利房 早一点晚一点都有大坑在等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2 14: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7-12 09:5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的白色排球气压比现在高,硬球飞行速度更快,对运动员的神经系统的反应和体能是个很大的考验,加上三大一从的训练方法,排球运动员的伤病多,那个年代的运动员基本上27.8岁就要退役,很少能像现在打到30岁还能坚持。古巴队老路易斯那一拨打球之所以超长凶悍,除了和身体条件出众外,白色排球的速度客观上给了观众视觉上的印证。另外,再详细解释一下海曼的发球:海曼身高1.96米,她不像其他人一样要在远离球场端线的地方发球,而是站在距离端线大约2/3米的位置,身体稍微侧对球网,左手抛球后,利用转体动作将腰腹力带出来,在最高处将球发出去,整个动作有点类似原地扣球的姿势,球速很快,这种球不是飘球,是直线飞行的重球,从击球到落到对方场地,比飘球时间更短,要接好海曼的发球,接一传的人必须提前判断做动作,不然来不及反应对位。郑美珠在这场中美大战中就接丢过海曼的上手砍式发球,直接丢一传丢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10:52: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组赛几次领先不都是被海曼发输掉的么,还好决赛顶住了。后来哭吧的发球也是类似这种,也让瓜队吃尽苦头。上面有人提到的勾手大力发球,只有汉城日本的一个主攻发过,效果似乎一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11:0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flyinpku 发表于 2019-7-12 07:33
海曼是平砍吗?勾手大力吧?

是平砍。印象中勾飘只有东亚三支球队运用,欧美球队似乎没见过。现在更是绝迹了。

点评

最后一个印象深的发勾手飘球是陈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2 13: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11: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年代的发球没有现在这么有攻击性。一传到位率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12:5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赵蕊蕊的发球就是远距离的砍式重飘,效果很好,这已经是2000年后了

点评

蕊蕊发球最菜了,她毕竟力量还是差点,发球威力不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7-12 16: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12 13: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星队 发表于 2019-7-12 08:14
84奥运我是听的收音机转播,那时家里没电视......记得杨锡兰后来采访曾说,她从来不看后来的女排比赛,瞧不 ...

想起前段时间洪刚解说排球时,说他的一个同事很久不看排球比赛了,有一天看了一眼洪刚的解说,然后说了一句:现在的队员基本功怎么这么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5-5-5 16:08 , Processed in 0.421684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