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6037|回复: 32

中国男子排球队队员介绍——姜福东、李春 (二传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8 17: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姓名:姜福东(Jiang Fudong) 性别:男

生日:1983.01.10

身高:1.97米 体重:85公斤

效力球队:四川男排

场上位置:二传

扣球高度:3.45米 拦网高度:3.36米
球衣号码: 14

主要成绩:第十五届亚运会男子排球亚军


2001年代表中国青年男排参加过世青赛,
2006年入选了周建安统帅的新一届国家男排。

二传姜福东身高1米97,是国内二传手最高的一位,他深得国家队老二传杨利群、周建安的真传,比赛经验比较丰富,节奏、意识掌握较好,发球速度快,组织快攻意识强,技术也比较突出,但是在场上的控制力和与同伴的默契程度还需要加强。


……………………………………………………………………………………………………………………………………………………………………………………



二传手之间的战争 姜福东:我和李春各有千秋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01:4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在不久前的男排世锦赛和亚运会上,中国男排主力二传的位置大部分时间都被四川小将姜福东占据,“老”二传李春暂时沦为替补,球迷和媒体关于两人孰优孰劣的猜疑和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以致主教练周建安也深陷“任人惟亲”的舆论漩涡而难以自拔。昨晚,四川黄龙男排启程前往无锡备战明日进行的新赛季第一场联赛,对手正好就是李春所在的

  
八一队。于是,原本一场普通的国内联赛,因为被赋予了两位国家队二传手一决高下的含义,而变得非常引人关注。

  对于姜福东刚进入国家队就占据主力位置,当初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但是,随着几次成功的亮相,姜福东的特点也越来越被球迷所接受,大家开始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姜福东和李春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姜福东擅长组织快攻,这也是身材并不占优势的中国男排所希望打造的进攻法宝;李春则擅长组织阵地进攻,发球比较好。有人笑言,如果这两位二传能结合在一起就非常完美了。所以两人在国家队中不但是相互竞争,同样也是相互学习和相互补充。

  四川男排今年联赛的首战就遭遇八一队,姜福东和李春两位主二传也将面对面地进行对抗。四川男排今年联赛备战状况并不理想,由于球队替补二传孟洪浩生病,所以姜福东在国家队期间,四川男排的训练中一直没有二传。再加上老将张翔本赛季彻底退役,所以俱乐部今年联赛如何打好开局成为了问题。八一队是联赛上赛季的第三名,实力上肯定高于四川男排,但并没有绝对优势。两支队伍交锋很重要的一个看点就是看两位国字号主二传如何组织进攻、如何串起全队,某种意义上这场比赛也就成为姜福东和李春之间的斗智斗勇。固然球队的胜负不能代表两位二传的优劣,但两人在场上的表现还是值得期许和关注的。

  姜福东:我和李春各有千秋

  姜福东在回到四川男排后就马上投入到训练中,留给他和队友合练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天。昨天晚上在四川男排赶往机场之前,记者向姜福东问起他和李春之间的竞争,阿福笑着说:“我们在队上都是很好的朋友,技术上也各有特点,需要相互学习。”

  对于即将和八一队的比赛,姜福东说:“知道你们又要拿二传说事儿了,呵呵。其实对我来说这就是一场普通的联赛,是比赛就要全身心投入。我和李春都有自己的特点,可能都还不够全面,所以我们也在相互学习。大家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中国男排的成绩越来越好。”说起自己在国家队而耽误了四川男排备战一事,姜福东还是有些内疚,“谁能想到孟洪浩突然生病了呢。所以这两天我回来后就加紧和队友合练,毕竟大家都很熟悉,所以适应起来也比较快。”

  联赛目标:保八争六

  昨天记者赶到太平寺的时候,正好碰到四川男排出发去机场。主教练张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透露了本赛季川男排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保八争六!”

  川队第一场比赛的对手就很强——上赛季联赛季军八一队,球队从上到下都认为比赛将非常难打。不过这并没有影响球队取胜的信心。四川男排教练傅军和八一队主教练陈刚是老朋友了,不过傅军并没有要给老朋友面子的意思,他说:“反正去了就是比赛,他不会请我们,我也不会请他们,到时候赛场上见真章!我们肯定比八一队弱一些,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去无锡我们就肯定输。要是赢了,比赛结束后我请客。”

  采访手记

  终于找到了阿福的感觉

  太平寺运动技术学院排球馆,一拨身穿各色运动服的小伙子正在打对抗。这并不是简单的队内训练比赛,而是四川男排针对明天与八一队安排的模拟比赛。

  一位刚刚从二线调上来的队员正在模拟国家队二传手李春的跳发球,一连几次发球都下了网。姜福东一看这情况,笑得腰都弯了下来:“连续四次发球失误了,李春可不这样,再来一个,发好点!”随后“李春”一个高质量的发球过来后,绰号“阿福”的姜福东将球推向了3号位,队友一记大力扣杀,一攻得分。阿福笑着对场边的记者说:“这才有那么一点意思。”

  一场三局、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对抗下来,四川男排的很多队员都忙着在场边放松,姜福东则好像没什么事一样走到记者面前:“嘿嘿,跑得勤哦,天天都往这里跑。等一会儿没事嘛?等我洗了澡,一起吃个饭……”眼前的姜福东在记者眼中有了“熟悉的陌生人”的味道。以前姜福东寡言少语,笑容也很少见;而现在只要有姜福东的地方就有欢笑,他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阿福”、大家的开心果。这也是周建安将他招入国家队,从8月份训练、比赛到现在的额外成果之一。四个月下来,姜福东比以前更自信了,更开朗了。

  随后姜福东对记者说:“国家队训练量太大了,每天下来一身汗,累!当然水平也有提高,你没发觉我现在传球比以前更快更平了吗?从国家队回来,信心也比以前足了,感觉很轻松,这都得感谢周指导的调教。”

  趁着和记者聊天的间隙,姜福东很快就把衣服穿好了,一身整齐的白色。记者开玩笑地说:“你现在这副打扮,是不是想装白马王子?”姜福东边走边说:“嗯、嗯,就是要找那么一点意思……我可不是什么白马王子,队里比我白的多的是,我最多算个黑马王子。哈哈,内部玩笑千万不要乱传哦……”走出排球馆的姜福东春风得意马蹄疾。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胡锐凯 陈浩 采写

……………………………………………………………………………………………………………………………………………………………………………………

姜福东国家二传手的“诀窍” 场下多沟通联系是必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9:57  都市快报

  桐乡报道 四川队二传国手姜福东昨天一下场就开始解手腕上的橡皮膏,除下膝盖上的护膝,一招一式和球场上的动作一样——透着职业。“一般一般……”姜福东以连续两个重复为本队和自己的表现做着注解。球输了,但姜福东的表情显得十分平静。

  若不是周建安把已经决定退役的24岁姜福东又硬拉了回来,这位身高1米97的二传手估计现在已经离开排球了。但回来了,姜福东一鸣惊人,现在已经成了国家队的主力二传手。

  四川队三连败,姜福东认为败因在球队很难弥补主攻张翔走后留下的空缺。“他不在了对我们影响很大,全队实力大不如前了。”四川队本赛季目标是前六名,但现状是小组垫底。姜福东一直很努力,不过昨天还是和队友有几次配合上的失误。

  虽然国家队暂时解散,但姜福东还是和队员们保持着热络的沟通。“回四川后还是和他们经常联系的,上海的沈琼、汤淼,辽宁队的王海川、隋盛胜……”姜福东和他们都是哥们,平时他们经常聊联赛和地方队的情况,总之排球就是主题。不过,因为“周指导很忙。”所以,他和恩师周建安现在的见面不多,“只见了几次。”

  作为一个队穿针引线的核心人物,姜福东已经深入角色,场下的沟通也许就意味着场上的默契,“作为一个二传,是需要这么做的(和队友多沟通多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7:1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姓名:姜福东(Jiang Fudong) 性别:男

生日:1983.01.10

身高:1.97米 体重:85公斤

效力球队:四川男排

场上位置:二传

扣球高度:3.45米 拦网高度:3.36米
球衣号码: 14

主要成绩:第十五届亚运会男子排球亚军


2001年代表中国青年男排参加过世青赛,
2006年入选了周建安统帅的新一届国家男排。

二传姜福东身高1米97,是国内二传手最高的一位,他深得国家队老二传杨利群、周建安的真传,比赛经验比较丰富,节奏、意识掌握较好,发球速度快,组织快攻意识强,技术也比较突出,但是在场上的控制力和与同伴的默契程度还需要加强。


……………………………………………………………………………………………………………………………………………………………………………………



二传手之间的战争 姜福东:我和李春各有千秋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2月22日01:4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在不久前的男排世锦赛和亚运会上,中国男排主力二传的位置大部分时间都被四川小将姜福东占据,“老”二传李春暂时沦为替补,球迷和媒体关于两人孰优孰劣的猜疑和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过,以致主教练周建安也深陷“任人惟亲”的舆论漩涡而难以自拔。昨晚,四川黄龙男排启程前往无锡备战明日进行的新赛季第一场联赛,对手正好就是李春所在的

  
八一队。于是,原本一场普通的国内联赛,因为被赋予了两位国家队二传手一决高下的含义,而变得非常引人关注。

  对于姜福东刚进入国家队就占据主力位置,当初很多人提出了自己的质疑。但是,随着几次成功的亮相,姜福东的特点也越来越被球迷所接受,大家开始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姜福东和李春都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姜福东擅长组织快攻,这也是身材并不占优势的中国男排所希望打造的进攻法宝;李春则擅长组织阵地进攻,发球比较好。有人笑言,如果这两位二传能结合在一起就非常完美了。所以两人在国家队中不但是相互竞争,同样也是相互学习和相互补充。

  四川男排今年联赛的首战就遭遇八一队,姜福东和李春两位主二传也将面对面地进行对抗。四川男排今年联赛备战状况并不理想,由于球队替补二传孟洪浩生病,所以姜福东在国家队期间,四川男排的训练中一直没有二传。再加上老将张翔本赛季彻底退役,所以俱乐部今年联赛如何打好开局成为了问题。八一队是联赛上赛季的第三名,实力上肯定高于四川男排,但并没有绝对优势。两支队伍交锋很重要的一个看点就是看两位国字号主二传如何组织进攻、如何串起全队,某种意义上这场比赛也就成为姜福东和李春之间的斗智斗勇。固然球队的胜负不能代表两位二传的优劣,但两人在场上的表现还是值得期许和关注的。

  姜福东:我和李春各有千秋

  姜福东在回到四川男排后就马上投入到训练中,留给他和队友合练的时间只有短短四天。昨天晚上在四川男排赶往机场之前,记者向姜福东问起他和李春之间的竞争,阿福笑着说:“我们在队上都是很好的朋友,技术上也各有特点,需要相互学习。”

  对于即将和八一队的比赛,姜福东说:“知道你们又要拿二传说事儿了,呵呵。其实对我来说这就是一场普通的联赛,是比赛就要全身心投入。我和李春都有自己的特点,可能都还不够全面,所以我们也在相互学习。大家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希望中国男排的成绩越来越好。”说起自己在国家队而耽误了四川男排备战一事,姜福东还是有些内疚,“谁能想到孟洪浩突然生病了呢。所以这两天我回来后就加紧和队友合练,毕竟大家都很熟悉,所以适应起来也比较快。”

  联赛目标:保八争六

  昨天记者赶到太平寺的时候,正好碰到四川男排出发去机场。主教练张利明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透露了本赛季川男排的目标:“我们的目标是保八争六!”

  川队第一场比赛的对手就很强——上赛季联赛季军八一队,球队从上到下都认为比赛将非常难打。不过这并没有影响球队取胜的信心。四川男排教练傅军和八一队主教练陈刚是老朋友了,不过傅军并没有要给老朋友面子的意思,他说:“反正去了就是比赛,他不会请我们,我也不会请他们,到时候赛场上见真章!我们肯定比八一队弱一些,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去无锡我们就肯定输。要是赢了,比赛结束后我请客。”

  采访手记

  终于找到了阿福的感觉

  太平寺运动技术学院排球馆,一拨身穿各色运动服的小伙子正在打对抗。这并不是简单的队内训练比赛,而是四川男排针对明天与八一队安排的模拟比赛。

  一位刚刚从二线调上来的队员正在模拟国家队二传手李春的跳发球,一连几次发球都下了网。姜福东一看这情况,笑得腰都弯了下来:“连续四次发球失误了,李春可不这样,再来一个,发好点!”随后“李春”一个高质量的发球过来后,绰号“阿福”的姜福东将球推向了3号位,队友一记大力扣杀,一攻得分。阿福笑着对场边的记者说:“这才有那么一点意思。”

  一场三局、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对抗下来,四川男排的很多队员都忙着在场边放松,姜福东则好像没什么事一样走到记者面前:“嘿嘿,跑得勤哦,天天都往这里跑。等一会儿没事嘛?等我洗了澡,一起吃个饭……”眼前的姜福东在记者眼中有了“熟悉的陌生人”的味道。以前姜福东寡言少语,笑容也很少见;而现在只要有姜福东的地方就有欢笑,他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阿福”、大家的开心果。这也是周建安将他招入国家队,从8月份训练、比赛到现在的额外成果之一。四个月下来,姜福东比以前更自信了,更开朗了。

  随后姜福东对记者说:“国家队训练量太大了,每天下来一身汗,累!当然水平也有提高,你没发觉我现在传球比以前更快更平了吗?从国家队回来,信心也比以前足了,感觉很轻松,这都得感谢周指导的调教。”

  趁着和记者聊天的间隙,姜福东很快就把衣服穿好了,一身整齐的白色。记者开玩笑地说:“你现在这副打扮,是不是想装白马王子?”姜福东边走边说:“嗯、嗯,就是要找那么一点意思……我可不是什么白马王子,队里比我白的多的是,我最多算个黑马王子。哈哈,内部玩笑千万不要乱传哦……”走出排球馆的姜福东春风得意马蹄疾。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胡锐凯 陈浩 采写

……………………………………………………………………………………………………………………………………………………………………………………

姜福东国家二传手的“诀窍” 场下多沟通联系是必须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1月08日09:57  都市快报

  桐乡报道 四川队二传国手姜福东昨天一下场就开始解手腕上的橡皮膏,除下膝盖上的护膝,一招一式和球场上的动作一样——透着职业。“一般一般……”姜福东以连续两个重复为本队和自己的表现做着注解。球输了,但姜福东的表情显得十分平静。

  若不是周建安把已经决定退役的24岁姜福东又硬拉了回来,这位身高1米97的二传手估计现在已经离开排球了。但回来了,姜福东一鸣惊人,现在已经成了国家队的主力二传手。

  四川队三连败,姜福东认为败因在球队很难弥补主攻张翔走后留下的空缺。“他不在了对我们影响很大,全队实力大不如前了。”四川队本赛季目标是前六名,但现状是小组垫底。姜福东一直很努力,不过昨天还是和队友有几次配合上的失误。

  虽然国家队暂时解散,但姜福东还是和队员们保持着热络的沟通。“回四川后还是和他们经常联系的,上海的沈琼、汤淼,辽宁队的王海川、隋盛胜……”姜福东和他们都是哥们,平时他们经常聊联赛和地方队的情况,总之排球就是主题。不过,因为“周指导很忙。”所以,他和恩师周建安现在的见面不多,“只见了几次。”

  作为一个队穿针引线的核心人物,姜福东已经深入角色,场下的沟通也许就意味着场上的默契,“作为一个二传,是需要这么做的(和队友多沟通多联系)。”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7: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姓名:李春(Li Chun) 性别:男

生日:1982.4.1
出生地: 烟台   运动项目: 排球
身份: 运动员   教育背景: 大专
个人爱好: 看书、听音乐   注册单位: 解放军队
身高:1.90米 体重:82公斤
扣球高度:3米48 拦网高度:3米32

项目:排球 位置:二传
球衣号码: 10

主要成绩:第十五届亚运会男子排球亚军


2001年,年仅19岁的李春第一次入选国家队,从国少队、国青队再到国家队,他几乎都费多少周折,总是一帆风顺。但谁知道李春在9岁之前,最喜欢的却是乒乓球。

从2000赛季李春取代唐焕军成为八一队主力二传以来,他的进步有目共睹,经过四个赛季的磨练后,李春在发挥的稳定性上和经验上显然在同龄的二传手中成为了佼佼者。他的发球速度快、落点刁、杀伤力大,曾让他在2000赛季和2002赛季,两度登上联赛发球榜的头把交椅。


……………………………………………………………………………………………………………………………………………………………………………………

李春:慷慨少年行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在中国男排队伍中,二传手李春是最受观众关注的人物之一。他14岁入选八一男排青少队,18岁司职八一男排主力二传,19岁成为国家男排的一员。今年,他再次披上国家队战袍,并名列先发阵容。

勤奋的少年

小时候,李春最早打的是乒乓球,这段经历使他受益匪浅,最直接的是使他的手上动作变得非常灵活。没多久,李春的身材长高了,于是他转向排球。14岁时,李春被八一队选中,从家乡烟台来到了北京。
八一男排是国内劲旅。李春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打排球的时间短,基本功薄弱,因此,狠下功夫提高自己。日常训练结束后,别的队员都离开了,李春还一个人留在场上加练;星期天放假,队友们都休息了,李春仍留独自苦练不怠。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的他的积极性,有些人甚至说一些风凉话,这让当时年纪尚小的李春颇有些无所适从。“我那时觉得加练并不怎么累,但却不知道怎么应付别人的嘲讽。”李春后来谈及这段往事时苦笑着说。
李春是一个喜欢用头脑打球的队员,在二传的位置上,他如鱼得水。二传是一个苦活、累活儿,也是细活儿。传球训练不仅枯燥而且量大,一天下来,有时甚至得传上千次球,身体累;组织战术得和对手斗智斗勇,脑袋也得不停转动;传球讲究的是精确,这就得在细腻上下功夫。为了提高水平,李春每天都要写训练日记,把自己的训练情况、感受及疑问等记下来,精心梳理,仔细琢磨。他还时常和队友探讨,就彼此间更默契的配合交换意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很快见到了成效,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技术特长。李春的表现受到了教练的肯定,他被调入了一队。尽管实力曰增,李春仍很勤奋。2001年九运会后,全队难得放了一次长假。李春仅仅在家里呆了十几天后就提前归队,又开始了训练。
李春的另一项绝活跳发球更是通过苦练成就的。当时,没有人看好他能练好跳发球,因为中国还没有哪一位二传手采用跳发球。可李春认为自己弹跳和协调性好,具有练跳发球的条件。另外,他也看到世界上有不少著名二传手都是跳发球的高手,觉得既然他们行,自己当然也能练好。他仔细地研究和模仿世界跳发球高手起跳的动作、角度和时机,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跳发球技术。几年下来,李春的跳发球已经成为八一男排的摧城拔寨的重要战术之一。

“正业”与“副业”

作为一名二传手,李春对自己的“正业”是非常重视的,他深深地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因此,除了勤学苦练外,他还虚心地向国内那些著名的老二传如杨立群等请教。他还潜心研究国外优秀二传手的特点,认真琢磨和体会他们的传球线路,手法变化,充实和提高自己。据说,李春最佩服的是南斯拉夫男排二传手格拉比克。八一队主教练陈刚就是看中他的这些优点而把年轻的李春推上了主力二传的位置。
不过,进入国家队后的李春又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八一男排是典型的北派队伍,球风凶悍,以高举高打为主,国家队则是以快速多变为主。而李春的二传优点是背传二号位比较隐蔽,分配球的思路也比较大胆,但传球稳定性不足,三、四号位时有些球思路很好,但就是传不到位,从而影响到攻手的发挥。为了适应国家队风格,习惯于高点传球的李春颇费了一番脑筋。他努力使自己的技术变得更细腻,传球的弧度更低,速度更快,线路更多变,落点更精确,和队友的配合更默契等。辛苦换来了收获,李春在技、战术方面都有了显著提高。他和胡松、李杭等配合组成了中国男排的“奇兵”阵容,曾经在比赛中有上佳表现。如在2003年世界杯赛中,中国队在与加拿大比赛的第三局以8比15落后时,主教练邸安和让李春和李杭替换上场,没想到李春的背传频频奏效,直接帮助中国男排以36比34赢下该局;又如和巴西队的对阵中,李春、李杭和胡松等首发出场。在李春的调动下,中国队的多点进攻让巴西队在拦网时摸不着头脑,结果愣是以Z5比23从世界冠军身上拿下了宝贵的一局。
但是,当李春回到母队时,他又不得不再次适应八一队的风格。这几年间,李春一直在两种风格之间适应和提高。
让李春出名的不仅是他的主业二传,还有“副业”——发球。李春跳发球的威力在国内首屈一指,每秒18米的速度即使连最好的自由人国手初辉也不敢轻视。实际上,八一队战术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利用李春的跳发球破坏对方的一传为本队赢得拦网和防反的机会,甚至直接得分。在2000年全国男排联赛上,他获得发球第一名。2001年赛季,李春首轮比赛在客场创下发球直接得7分的纪录。在主场与成部恩威队的对决中,直接得分达9分之多,其中第四局在他的发球轮次中曾连得盼,并有两球成功破坏对方一次进攻。再如上届联赛,八一男排在无锡主场对阵卫冕冠军上海队,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发球大战。结果,以李春、陈方为首的八一队略胜一筹,以3比1战胜对手。此役首局,在双方战成25比25时,正是李春一个漂亮的二次球,将比分改写为26比25。接着他又以一个势大力沉的跳发球破坏了对方的一传,小将谢文昊抓住机会,一击而中,八一队以27比25领先结束战斗,先拔头筹,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除了发球,拦网和二次球也是李春的拿手好戏,这三大优势,使得李春在国家男排中有了一席之地。在比赛中,中国男排围绕李春有一个常使用的战术,就是一传将球顶到网口,李春利用弹跳优势打二次,效果相当不错。李春单人或者与队友组成双人、三人拦网也有相当的成功率。2003年世界杯赛中加之战的第三局,双方打到34平后,正是李春最后的单人拦网,使得中国队以36比34赢下了这一局。
有人觉得作为一名二传手应该特别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如果强调发球进攻,那么一旦失误就会对传球造成心理波动,这二者之间是有矛盾的。但李春认为,如果处理好了,不但没有矛盾,反而有助于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他说,刚开始有时一场发球能丢六、七个,心理波动挺大的,后来习惯了,到现在即使连续两轮跳发都丢了,到第三个轮次发,他还是敢拼,丝毫不会受到前面失手的影响。跳发的一刹那对人的心理素质磨练特别大,因为这个原因,李春在传球的时候反而会感到从容自如。

主力二传

李春初露锋芒是在2000年全国男排联赛上。在八一男排客场对上海队的第二场比赛先输两局的情况下,主教练陈刚把年轻的李春换上场。结果他发球直接得分,八一队士气因此大振,并连扳两局,虽然最终仍以2比3失利,但李春的表现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年,第一次打联赛的李春还拿了最佳发球奖。
2001年,李春入选中国男排。当时,队中尚有老二传王贺兵和来自上海的何炯,李春的年纪最小。但不久,王贺兵因伤病离队,何炯和李春开始承担起全队的二传重任。他们俩各有特点,何炯传球比较稳定,技术细腻,擅长组织快攻战术,但在传球时有时缺少变化,隐蔽性不强;而李春弹跳力较强,发球极具威胁性,拦网也不错,但在技术上仍需加强。在二人中没有绝对实力成为主力前,何炯和李春在比赛中轮流上场就成了中国男排一大特色,这也就是所谓的“何李之争”。不过,在实际比赛中,还是以何炯作为主力的场次居多,而李春则多以“奇兵”出场。
今年,李春在印度举行的2006年世界男排锦标赛亚洲区预选赛中发挥出色。他不仅组织战术得当,而且发球、拦网和进攻都有不俗的表现。中国队对印度尼西亚队一战,李春为球队贡献了10分,列全队第三位,其中发球5分、拦网2分。而最后一场和印度队决定性的比赛中,李春更是成为扭转这场比赛胜负的关键。第一局,在中国队以15比19落后时,主教练邸安和用老队员陈方换下了一传发挥不好的沈琼,陈方上场后稳稳地接好对方的发球,中国队组织战术进攻由汤淼扣球得手。随后李春的发球使中国队扭转了不利局面,他的发球一次造成对方失误直接得分,三次破坏了对方的一攻,结果拦网得2分、防反扣球得1分,中国队将比分反超为20比19,并最终取得胜利。赛后,李春独得三项最佳:最佳二传,最佳发球,最佳拦网。其中,拦网得8分,发球得10分,扣球得6分,得分比两个副攻还多。
主教练邸安和对李春在比赛中的表现给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最大的收获就是李春的崛起。通过这次比赛,李春已经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男排中的主力地位。邸安和表示,李春年轻,等到2008年,他的能力应该更强。李春身体条件出众,心理素质稳定,弹跳、发球都不错,他的脱颖而出是新一届中国男排的最大亮点。



摘自:《五环明星》 作者:向 阳

………………………………………………………………………………………………………………………………………………………………………………

二传李春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传李春的脱颖而出是新一届中国男排的最大亮点。他年轻,可塑性强,等到2008年,他的能力会更高。
——中国男排主教练邸安和

爽朗而单纯的个性,明亮的眼神,灿烂的笑容……李春的身上处处流露出北方男孩青春的活力,也恰与他的名字给人的感觉相符合——李春的生日是4月1日。这一天在中国是万物复苏的传统节气立春,李春的名字由此而来。
二传——主力二传——世界顶级二传,这是这位爱好新鲜事物,爱开玩笑,爱聊天的大男孩给自己定的三个阶段性目标。现在的他,正奔着第三个目标而去。

二传之前

“我当时非常喜欢打乒乓球,水平也相当不错。如果没有改打排球而一直打乒乓球,我想我肯定也是乒乓球国家队的队员了。”李春半开玩笑半自豪地说。
不满8岁时,李春就进入了烟台体校,打了一段乒乓球后,由于个子猛蹿,在教练的建议下改练排球。
往事如烟,如今留在李春脑海里的竟然只剩下寒冬清早独自走路的恐惧。体校要求学员每天早晨5点多出操,北方冬日的天,5点钟还是漆黑一片,路上更是少有行人。家离学校还有一段距离,小小的李春最初想让妈妈送,但妈妈却执意让他自己去——不过,现在妈妈倒时常后悔当时为什么不送送李春。李春只好一个人壮着胆子独自上路。刚开始还能按正常步速走,后来自己吓自己,常常剩下的一段路,竟是飞跑着过去的。日子一长,他倒也习惯了。记得有一次,因为下了大雪,妈妈可怜儿子,就没有准时叫醒他,结果李春却跟妈妈急了。
1996年,14岁的李春从家乡来到北京。为了能使李春在排球上有更大的发展,父母咬牙下决心把儿子送到了八一队。入队不久,就遇上了全国青年锦标赛。正当李春憧憬着自己居然可以在全国比赛中大展拳脚之时,队里却通知他留在家里,不用随队伍参赛。这给了雄心勃勃的少年当头一棒。
由于身高的限制,加之头脑聪明,李春一直司职二传。这是一个各项技战术要求很高的位置。为此,李春为自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日常训练结束后,别的队员都离开了,他还留在场上加练;星期天放假,队友们都休息了或者出去玩了,李春仍在独自苦练不怠;他还坚持每天写训练日记,把自己的训练情况、感受及疑问等记下来,精心梳理,仔细琢磨,时常和队友探讨,交流意见……
只是,让年少的李春没有想到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认同他的积极性,有些人甚至说一些风凉话,这让李春颇有些无所适从。“我那时觉得加练并不怎么累,反倒是不知道怎么应付别人的嘲讽。”
不知道怎么应付索性不应付。李春的家离大海很近,海边是童年的李春最喜欢去的,爱海的李春只当这时自己的肚里装着家乡的大海。

奇兵二传

三年后,李春进入了人才济济的八一男排一线队。2000年,李春在全国排球联赛中初展身手,不久就以优异的表现成为八一队的主力队员。2001年,李春入选国家队。
李春身体素质优秀,技术全面,二次攻和拦网都不错,尤其难得的是头脑冷静,大局观好。但在刚进国家队,他更多地时候还是作为奇兵替补出场。主帅邸安和看中的是他的绝活——发球。
李春的跳发球威力在国内首屈一指,每秒18米的速度即使连最好的自由人国手初辉也不敢轻视。在2000年和2002年两届全国男排联赛上,他的发球在个人技术排名中位列第一。2001年赛季,首轮比赛他就在客场创下发球直接得7分的纪录,在主场与成都恩威队的对决中则再创新高,发球得到9分,其中第四局在他的发球轮次中曾连得5分,并有两球成功破坏对方一次进攻。2005年全运会,八一队与山东队争夺季军之战时,李春竟然连续发球12次,几乎次次破坏了对方的一传,直接得分就达到五六分之多。
为练成这一绝活,李春没少下功夫。那时国内还没有二传手采用跳发球的先例,可李春认为自己弹跳高,身体协调性好,具有跳发球的条件,更何况世界上有不少著名二传手都是跳发球的高手,既然他们行,自己当然也能练好。于是,从青年队时,他就有意识地练习跳发球,仔细研究和模仿世界跳发球高手起跳的动作、角度和时机,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跳发球技术。
有人觉得作为一名二传手应该有稳定的心理,如果强调发球(进攻),一旦失误就有可能对传球造成心理波动。但李春认为,这两者之间只要处理好,并没有矛盾。刚开始,他有时一场发球能丢六七个,心理波动确实挺大的,但慢慢就习惯了,到现在即便连续两轮跳发都丢了,到第三个轮次发,他还是敢拼,丝毫不会受到前面失手的影响。
奇兵虽然耀眼,惜哉光芒短暂。由于组织技术不过关,在国家队中,李春的上场次数最少,比不过老将王贺兵,也排在同年龄段的何炯身后。这当然令李春感到了沉重。
更令李春伤心的是,他这个奇兵没能用在最重要的当口。2004年3月,在一次训练课上,李春拦网时手不慎和另一名队员碰在一起,手背第四趾骨骨裂。队医检查后估计至少需要5周才能恢复。接下来的一个月正是中国男排进行技战术配合训练的时间,主教练邸安和认为错过这阶段的训练,李春即使恢复也很难参加5月的奥运落选赛,所以让李春回到八一队休养。
落选赛开始后,李春只能在国内通过电视等媒体了解队友们的比赛情况。那种滋味,他终身难忘。

主力二传

国家队的打法与八一队不同。八一男排属于典型的北派打法,崇尚力量和高度,对二传手的要求不高,因此,李春传的主要是二、四号位,而快攻战术则是二号位的背传。国家队则与此不同,快变战术的组织要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他着力加强对组织技战术的训练。此外,李春虚心向杨立群等国内那些著名的老二传请教,潜心研究国外优秀二传手的特点,认真琢磨和体会他们的传球思路,手法变化,从中加以吸收,充实和提高自己。
李春的技术变得细腻了,传球的弧度更低,速度更快,线路更多变,落点更精确……2005年,中国男排重新组队,李春毫无悬念地再次成为其中的一员。
经过几年大赛的锻炼和刻苦的训练,李春更加成熟了。看到他的变化,同为二传出身的邸安和非常高兴,时常在训练中指点他,使他获益匪浅。
是金子总会发光。在印度举行的2006年世界男排锦标赛亚洲区预选赛中,李春的发挥极为出色,先发出场的他不仅组织战术得当,而且发球、拦网和进攻都有不俗的表现。中国队对印度尼西亚男排一战,李春为球队贡献了10分,列全队第三位,其中发球5分、拦网2分。最后一场和印度队决定性的比赛中,李春更是成为扭转这场比赛胜负的关键。
第一局,中国队以15比19落后,李春的发球一次造成对方失误直接得分,三次破坏对方的一攻,结果拦网得2分、防反扣球得1分,中国队将比分反超为20比19,并最终取得胜利。赛后,李春独得三项最佳:最佳二传,最佳发球,最佳拦网。其中,拦网得8分,发球得10分,扣球得6分,得分比两个副攻还多。邸安和直言:李春的崛起是这次比赛最大的收获。
即使当上了主力二传,但“奇兵”仍然是中国队的重要武器。在泰国举行的第13届亚锦赛上,李春又在比赛中大显身手。特别是首战印度队时,第一局双方战至22比21时,李春连续发球三次,一次发球使对方一传失误,两次破攻,使中国以25比21先拔头筹。但印度随后连下两局,第四局又以22比19领先。此时,又是李春不负重望,他两次发球迫使对方一传失误,一次直接得分,还有一次破攻,不仅使中国队以23比22对手取得先机,还给印度队心理上以沉重的打击,为中国队的反败为胜再次扮演了救世主的角色。而在和韩国队争夺决赛权的比赛中,李春二传、跳发球、拦网、二次球等都发挥得极为出色,为战胜劲敌韩国队立下汗马功劳。
赛后,李春认为自己的状态还有起伏,还需要进一步地提高,“我还有不少问题,如三号位和队友的配合还是不熟练。”距离世界优秀二传的目标,李春清楚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他表示,2005年他学到了很多,在今后,会更加努力地提高自己。
业余时间,李春最大的乐趣就是静静地坐下来看书,人物传记是他最爱看的。他说,看书能让自己安静下来,作为二传,在场上更是需要冷静的头脑,“这也算是一种训练吧!”




责编/张冬梅
摘自:《新体育》 作者:温向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18 17: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男子排球队队员介绍——姜福东、李春 (二传篇)

目前到这里结束。

………………………………………………………………………………………………………………………………………………………………………………………………

提高男排二传训练水平




中国男排的“二传危机”由来已久,全国男排集训期间曾多次组织国内高水平二传手研讨“如何培养新一代二传人材”等相关问题。现已担任俱乐部队主教练的郑宗源、张仁江、周建安、王贺兵等,对于这个棘手的问题,他们部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研讨会上也发表了不少很好的意见。但到目前为止,高水平二传手在我国男排仍然“奇缺”,原因何在?怎样才能得到改观?在这里我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差距在哪里?

我国男排选手的平均身高已排在了世界第三位,但在世界乃罕亚洲比赛中,成绩一直不太理想,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主二传水平有相当的差距。中国男排的二传水平与欧洲、美洲的选手相比,差距比较大,就是与亚洲的日本、韩国的选手相比也不占优势,这就是中国男排难保亚洲领先地位的关键。一支排球队,攻手能力再强,二传水平跟不上,整体实力肯定不强。
当然,在排球技术中,最难的就是二传技能,因为二传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比攻手复杂得多,精确得多。比赛中每个回合每次击球,二传事必躬亲,责无旁贷。他要与所有的攻手在瞬间发生紧密的、快速的、多变的关系,而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一位技术娴熟、头脑清楚、斗志顽强、经验丰富的二传手,能够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一位攻手的实力;组织最得当的一攻和防反战术;在瞬息万变的的来回球中选择最有力的突破门;在激烈的争斗中,控制和调配全队的情绪;就象把手掌握成一个强有力的拳头。比赛中,如果二传发挥失常,全队就失去了主心骨,满盘皆输,难逃厄运。
如今,世界男排技战术水平发展迅猛,“立体战”,“总体战”不断升级,火力点更多了,攻击力更强了,对二传手的要求和依赖也就越来越大。因此,二传手必须拥有精湛的技艺和全面的技能,不能只求单一的传好球,还需会拦网,能防守,善偷袭,还要掌握一手攻击性的发球。特别是要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保持稳定的心态,专注的精神,并要具备指挥能力,时时提醒队友,团结大家,共同奋斗。这样,二传手才能在队伍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应该说,二传手可直接左右比赛的胜负,二传综合实力的高低是衡量队伍战斗力强弱的重要因素。
我国男排的丰二传,不仅在以上基本素质与世界高水平二传手有明显的差距,而且比赛经验不足,参加高水平比赛的机会不多,即使参加了世界杯、世界锦标赛,也无法进入高层次的决赛,鲜有更富价值的锻炼机会。

二传技术新动态

我们传统的传球手法是球一接触手指就立即反弹出去,干净利索。而现在欧洲选手的传球手法已有了变化。从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看,荷兰男排的二传手最为明显,他足先把球让进手里,停留片刻再文然、快速地甩出,但又不象沙滩排球那样缓冲。业内人士称这种传球方法为“捻球”。
这种“捻”的传球手法,过去裁判员定会判罚为“持球”,现在对此判罚的尺度放宽下,我们也应与国际接轨,随之改变,把它视作一项新的技术去研究。不要小看这一“捻”,经此“捻”,拦网人对二传的判断难度加大了,如果对方副攻手移动慢一点,就很难跟上二传手“甩”的速度。中国男排与欧洲队比赛,拦网总是“一对一”,原因不仅是对手两边拉开的球速快,还在于二传手的各种传球隐蔽性强。相比之下,我们的二传手,传球意图一目了然,对方拦网很容易判断,似乎传到哪里都会遇到双人拦网,甚至三人拦网。
对于这种新的传球方法,我们应加以重视,并且要从青少阶段开始训练。国内的裁判员也应关注国际上判罚的尺度,配合教练员,倡导新技术。
排球运动员的身高不断攀升,但从世界高水平队伍看,高个子选手多为副攻手和接应选手。二传手的身高也有一定的增长,但并不是越高越好,活跃在场上的仍然是1.93米至1.95米的二传手比较理想。

要进行专门训练

对二传手的基本功,每一位教练员都能讲得条理清楚。我这里只想强调一些训练中常常容易被忽视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训练二传手的观察能力。二传手要有手功、腰功、腿功等基本功,我这里想强调的是眼功,也就是二传手在场上的观察能力。有些二传手看球就看不到人,看人就看不到球,看到本方队员的跑动就看不到对方的位置,我们通常称其没有“余光”。还有些二传手,不能全面地观察本方攻手的临场发挥,根据一传情况,选择战术打法;或不能及时发现对方拦网布局的变化,拦网人的特点来扬长避短。年轻的二传手,更是两眼死死盯住一传和防守的来球,依据主观意愿来组织整体战术,缺乏观察双方情况和意识的能力,就更谈不上灵活运用战术打法了。更有甚者,凭着倔劲硬是组织事先想好的战术,虽然屡试不爽却仍心有不甘,这必然使全队陷入困境。因此,提高二传手的眼力是加强基本功的重要方面,教练员不仅要教会他们二传的技术和战术,还要教会他们用脑子打球。
其次是提高二传手的手指力量。我们的二传手传球不到位,多数是技术不娴熟,基本功不扎实,但不少人忽略了运动员手指、手腕力量训练,致使手指、手腕力量不足,所以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有的二传手传球很吃力,战术球的弹、点的动作做不出来,传四号位平拉开只会推肘压腕,不仅动作过大,提早暴露了传球意图,而且很难控制好传球的弧度和力量。传球的手法大约有七、八种,手指、手腕缺乏力量,哪一种也传不到位,即使传强攻的高球,也不容易传稳、传准。二传手传出的球,在弧度、位置、高度,球速上相对固定,就可能给强攻手创造出最好的条件。记得,上世纪50年代广东台山有一位十分出色的二传手朱国铮,十指粗壮有力,不仅能将腹下的球轻而易举地挑到背后,还能传起对手的勾手大力发球。现在的二传手手法不同了,但手指、手腕有力量才能控制好各种来球,手感也会明显增强。我们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二传手的手指力量,改变他们太“娇嫩”的现象。
优秀的二传手都有自己的“绝招”,这出自高度熟练、独特并极具威胁性的技术。二传手的绝招实际上就是自我掩护的假动作,传球时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增加战术的迷惑性。我们的二传手应该敢于探索,刻苦钻研,形成与众不同的独特打法和风格。

创新训练方法

目前我国男子排球,对于二传手的专门训练,局限于传统的训练模式,而且盲目性太大。教练抛球,二传手顺网传球,一天传四号位,另‘天传二号位,强化不够,训练不系统。这种近似于静止或定向、定点的模式化训练,对有了一定基础的专业运动员来说缺乏刺激,效果也不明显。应该增加他们应对乱球的训练,提高他们在移动中传战术球的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的组织意识,这样才能“从实战出发”,做到练为战。
为了加快培养高水平二传手,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有明确分工的二传教练。这样有利于细致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二传技术,根据二传技术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我们的指导思想和训练手段,发现自身存在的基本技术、战术意识、身体素质的问题,对症下药。第二,要安排二传手专门的训练时间,以此来保证二传手每天传球的次数,没有数量、质量,就不可能精益求精。第三,要有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及手段,训练二传手的各方面技能。传球训练的确很单调,也很枯燥,教练员必须想方设法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情绪饱满、高度集小的情况下完成每个动作,使训练和比赛相结合,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决不能使传球训练成为老生常谈的周而复始。



摘自:《中国排球》 作者:朱永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7: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先把沙发占了
看看楼主能找到什么好东东给大家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7: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什么都没有看到啊? [s: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7: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哥,老期待你写主攻篇了。快加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7: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姜娃娃还可以,出成绩指日可待 [s:20]  [s: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8: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李宁的衣服好看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8: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姜福东~~不知道哪位网友知道什么时候他会来广东打比赛?到时候一定要去现场,替他加油!
最好可以合照一张~~哈哈,有点做梦了~~
中国男排加油! [s: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9: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春的伤,担心的 [s:6]  [s:6]  [s: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19: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世锦赛上二传换得太频繁了~~
看谁能一直保持稳定状态,坐稳主力的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8 20: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个人各有特色,不过还是综合一下最好,既能快又能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00:2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喜欢李春哈哈,他好帅啊。。。。 [s:1]  [s: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00: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9楼yearn19852007-01-18 19:10发表的:
李春的伤,担心的 [s:6]  [s:6]  [s:6]
也是俺担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00:4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安福东俊尉 总结真好
但是如何才能把这些很好的建议转达到教练和队员那里呢
我在怀疑我们的训练方法是否不够科学和前沿
是不是已经不适合现在高水平的排球比赛
因为在联赛上的表现真的很难和世界级比赛相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0: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两个都不错,最感谢的还是楼主的总结了~~~~~~
李春的两边拉开+阿福的中间快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19 12: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娃还是年轻,需要大赛的磨练
李春的伤病影响状态,继续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8 21: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训练手段一定是落后  或许该找国外的教练来交流一下  
不过恐怕又有经济之忧虑  
我们的二传真的要加油了  他们的压力应该也最大吧  
唉  还是要加油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8 22:03:4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济之忧虑????一个世界男排联赛就是100万美金哦 人家自称富裕的男足请个小杜都么那么多钱 男排的钱 简直是瞎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5-5-5 13:38 , Processed in 0.43941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