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积分
- 2535
威望 点
主场币 元
贡献值 点
好评度 点
人气值 点
好友
记录
日志
相册
回帖0
主题
精华
注册时间2007-5-15
在线时间 小时
性别保密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收听
|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还特意去网上确认下鲍鹏山这名字没写错吧,据说这人上过央视这一栏目讲过孔圣人,但之前我还真没听闻过。
前几天电影《孔子》的编剧和导演相继对鲍先生进行炮轰,起因便是鲍先生给《孔子》挑了不少刺,而归纳起来便是不少细节与史实不符,电影实乃一派胡言。虽然电影编剧何燕江在其博客中炮轰鲍鹏山是高水平的泼妇骂街,也未免有对电影进行炒作之嫌,但是看了还是令人振奋不已,大喊痛快。
何编剧一开篇便给鲍先生来了个“劈头盖脸”痛骂:“在当今的网络文化上,‘专家’好像已不是个好词。因为当今冒牌的伪劣专家实在太多。网上流传一句刻薄话:‘大师满街走,专家闹如狗。’因为伪专家常爱拍砖也因此常被拍砖——所以网民有个词叫‘砖家’。这不,又冒出来了一位鲍鹏山。”先不管他是不是“大师”,是不是“专家”,仗着上过电视台在全国观众面前露过几次面,便自以为是发表长篇大论已是大过,何况《百家讲坛》这一栏目是刘心武、易中天和于丹等人栽下的大树,你躲着乘凉还要说风凉话。而这风凉话说得又没水平,先不管现在的大学学者水平到底到哪去了,你去别人的电影领域班门弄斧就有些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有网友力挺鲍鹏山,称道:“教训的好与坏为次,愚以为电影虽是电影,然不应该改变史实,不应该在民众、特别是少年心中树错误之观念,败圣人之形象,驳历史之真实!诚愿剧组三思,若以己之宣传力,损先人威,破历史实,实乃罪。”呜呼,把子路颜回的名字改掉就算罪过了,子路死的时间不符史实就教坏小孩子了,那我平时犯下的罪过估计真的不可饶恕了,需要千刀万剐了。
《孔子》这部电影不是史实片,只不过是在基本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发挥来表达作品想要表达的主题,所以对一些不痛不痒的细节便无需完成按照史书来拍摄,更何况孔圣人诞生至今已经过两千多年,很多细节考究起来难度的确很大。找来了堪称华语圈最会演戏的男明星周润发和最会演戏的女明星周迅加盟这部影片势必引起不小的轰动,就像电影摄影师所说的一样:“投资无法跟好莱坞大片相比的情况下,大牌能够吸引更多的人走进电影院。” 而电影《孔子》将掀起一轮有关春秋历史和孔子生平的学术和平民讨论热潮这是毋庸置疑的,不敢说这部电影功德无量,但起码也是在保证其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体现其艺术价值,发挥了其社会功用。这比起很多可看可不看、或者不可看的没营养电影来已经好得多了。
自从近几年中国电影重新走进一个繁荣期后,便有不少所谓人出来讨论史实与电影剧情之间区别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幼稚,在未扭曲所表达思想的前提下,艺术片和纪实片本来就是两码事,是不需要进行深刻热烈讨论的。所以奉劝鲍鹏山先生们以后在发表言论前还是深思熟虑些好,免得“被人利用”,给自己不喜欢的电影顺便做宣传,更何况自己讲孔子,别人讲孔子,都在宣扬国学经典,何苦窝里斗呢?还是息怒,换一个视角看待电影,或许心里好过些——去细细体味发哥和周迅在里头的演技,或许给画面声效等电影因素挑挑刺,这些会来得有意义得多。
以上纯属一家之言!
来自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frandoya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