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1113|回复: 1

羽球世锦赛综述:中国辉煌亦有不足 列强秩序有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5 06: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健儿风光赛场,英格兰队重现辉煌,四大劲旅失意而归。这,就是刚刚落幕的马德里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带给人们的最大记忆。

  国手一支独秀

  五枚金牌,中国队独享4金,另外还有3银3铜进帐,这一成绩不仅超额完成主帅李永波赛前下达的“超过上届”(2金4银1铜)这一指标,而且取得了近17年来的最佳战绩。

  男单项目,参赛的四名国手均进入八强,林丹、鲍春来和陈宏跻身四强,林丹、鲍春来会师决赛,四强席位数和囊括金银牌均创造了历史纪录。值得一提的是,主要对手大都倒在国手拍下:林丹击倒哈菲兹、朴成焕,鲍春来挫败李铉一、李崇伟、索尼,陈宏撼倒盖德、陶菲克,第一次出征世锦赛的新秀陈金压倒关明鸿。

  蔡赟/付海峰以一失一盘的惊人战绩夺取冠军,他俩前后击败了哈迪扬托/阿尔文、埃里克森/伦加德、克拉克//布莱尔三对强手,一举结束中国男双长达17年无缘桂冠的尴尬。

  参赛的四名女双选手无一例外地进入四强,实现囊括奖牌的奇迹。老将高凌/黄穗第三次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成为世锦赛史上第一对三夺冠军的组合。新组合魏轶力/张亚雯击败奥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杨维/张洁雯,取得一枚沉甸甸的银牌,小将于洋/杜婧出色完成了处女作,夺得一枚铜牌。

  女单选手也有良好表现,“金花”谢杏芳、张宁重演一年前好戏,再次会师决赛。首次参赛的“小花”蒋燕姣在八强中占据一席之地。

  惟一有些遗憾的是,中国队在本被看好的混双项目中两手空空。中国混双曾在国际赛场上屡次上演奇迹,有史以来的三位世界冠军王朋仁/史方静、刘永/葛菲和张军/高凌均有过以弱胜强问鼎世界冠军的纪录。赛前,李永波信誓旦旦地表示,目前拥有三对一流混双的中国队会有不错表现。然而,混双的国手表现却不尽如人意,1/8决赛郑波/赵婷婷不敌英格兰名将罗布森/埃姆斯,1/4决赛张军/高凌、谢中博/张亚雯双双打戟,曾数次上演“以弱胜强”之好戏的中国混双在巅峰时期,出人意料地惨遭失利。

  辉煌亦有不足

  四枚金牌固然可喜,但透过辉煌仍不难看出中国队存在的诸多不足。

  一是单打小将需要更进一步。陈金、蒋燕姣初战出征顶尖大赛表现尚可,但若以中国男女单打接班人这一高度来要求他俩,显然还有明显差距。陈金与林丹等大将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除了技战术实力仍有一定外,发挥有欠稳定是其一大不足,中国香港公开赛半决赛惜败李崇伟便是一个例证。另外,陈金的同龄人近两年在国际比赛中鲜有亮点,男单后备力量不足的现象需要引起决策者重视。和男单相比,中国女单后备力量较为充足,蒋燕姣、卢兰、朱琳、王琳等近一年来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展现出不俗实力。但她们同样存在着发挥不稳的软肋。考虑到女单领军人物张宁、谢杏芳年岁已不小,女单小将们的进步幅度还应该更大些。

  二是蔡付组合需要同行者。近两年,中国男双的进步有目共睹,中国男双的东山再起,也使中国男队夺回、蝉联汤杯。然而,与蔡赟/付海峰的走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男双其他组合却极少出彩,曾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桑洋/郑波因打法、性格原因已分道扬镳,新秀郭振东/谢中博今年呈现出原地踏步的现象。中国男双绝不能将荣誉系于蔡赟/付海峰一人身上,否则会重现17年后一蹶不振的局面。

  列强有起有伏

  英格兰选手在马德里世锦赛也有不俗表现,夺得一金两银,和中国队一起成为仅有的两支金牌部伍。

  英国是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国,20多年前英格兰选手曾长时间在全英公开赛(当时有非正式世界锦标赛之称)上占有一席之地,双打项目具有优势传统。上世纪80年代后,英格兰人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失宠,进入八强、四强很难看到他们的影子。英国毕竟拥有较为深厚的羽毛球基础,经过长时间的沉寂,英格兰队开始重现峥嵘,两年前罗布森/埃姆斯闯进雅典奥运会混双决赛,一度占据世界排名首位;混双选手布莱尔/穆恩特、克拉克/克洛格和男双选手布莱尔/克莱克多次在国际公开赛上夺牌,显示出不俗的实力。马德里世锦赛,水到渠成的英格兰选手终于在大赛中扬眉吐气,罗布森/埃姆斯、克拉克/克洛格囊括混双金银牌,克拉克/布莱尔在强手林立的男双赛场上抢得一银,昔日强队重现辉煌。

  相比之下,近20年内的传统强队印尼、丹麦表现黯淡。

  上届世锦赛,老牌劲旅印尼队捧回2金1银1铜,取得近十年来的最佳战绩。此届出征,心高气傲的印尼人好运不再,未获一枚奖牌。印尼队的溃败原因多多:陶菲克状态不佳,队伍青黄不接,还有男双奇才陈甲亮/西吉特的分道扬镳。但有一点不可回避--近几年没有涌现出像陶菲克这类天才选手。

  老迈的丹麦人仅夺得两枚男双铜牌,其表现乃意料中的事。盖德、乔纳森、埃里克森/伦加德、帕斯克/拉斯姆森等30岁上下的老将仍在队中扮演顶梁柱角色,新人实力严重不足,注定丹麦不会在世锦赛上走得很远。

  韩国和大马战绩不佳,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和上届一样,韩国仅得一铜,获得这一荣誉的是男单名将李铉一。和丹麦人不同的是,近一年来高丽人逐渐走出队伍青黄不接的阴影,重新在多个项目显示出一定冲击力。然而,女双名将李孝贞赛前受伤使韩国队的竞争力大打折扣,不仅使二李组合失去了一次冲击中国女双的好机会,更使韩国队失去了最有希望一个的冲金点--混双(李在珍/李孝贞)。

  大马队表现不温不火。阵容可观的男单选手惨遭失利,无一人跻身四强。主要夺牌点男双也节节失利。应该说,这一现象有一定的偶然因素。无人敢否认,大马拥有仅次于中国人的一套男单阵容,双打也是主要竞争者。值得一提的是,为大马夺得一铜的是混双选手古健杰/黄佩蒂夺得一枚宝贵的铜牌。近一年来,大马的女单、女双、混双项目实力明显上升,虽然他们对中国队还未构成威胁,但需要引起警惕。
 楼主| 发表于 2006-9-25 06: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健儿风光赛场,英格兰队重现辉煌,四大劲旅失意而归。这,就是刚刚落幕的马德里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带给人们的最大记忆。

  国手一支独秀

  五枚金牌,中国队独享4金,另外还有3银3铜进帐,这一成绩不仅超额完成主帅李永波赛前下达的“超过上届”(2金4银1铜)这一指标,而且取得了近17年来的最佳战绩。

  男单项目,参赛的四名国手均进入八强,林丹、鲍春来和陈宏跻身四强,林丹、鲍春来会师决赛,四强席位数和囊括金银牌均创造了历史纪录。值得一提的是,主要对手大都倒在国手拍下:林丹击倒哈菲兹、朴成焕,鲍春来挫败李铉一、李崇伟、索尼,陈宏撼倒盖德、陶菲克,第一次出征世锦赛的新秀陈金压倒关明鸿。

  蔡赟/付海峰以一失一盘的惊人战绩夺取冠军,他俩前后击败了哈迪扬托/阿尔文、埃里克森/伦加德、克拉克//布莱尔三对强手,一举结束中国男双长达17年无缘桂冠的尴尬。

  参赛的四名女双选手无一例外地进入四强,实现囊括奖牌的奇迹。老将高凌/黄穗第三次站在冠军领奖台上,成为世锦赛史上第一对三夺冠军的组合。新组合魏轶力/张亚雯击败奥运会、世锦赛双料冠军杨维/张洁雯,取得一枚沉甸甸的银牌,小将于洋/杜婧出色完成了处女作,夺得一枚铜牌。

  女单选手也有良好表现,“金花”谢杏芳、张宁重演一年前好戏,再次会师决赛。首次参赛的“小花”蒋燕姣在八强中占据一席之地。

  惟一有些遗憾的是,中国队在本被看好的混双项目中两手空空。中国混双曾在国际赛场上屡次上演奇迹,有史以来的三位世界冠军王朋仁/史方静、刘永/葛菲和张军/高凌均有过以弱胜强问鼎世界冠军的纪录。赛前,李永波信誓旦旦地表示,目前拥有三对一流混双的中国队会有不错表现。然而,混双的国手表现却不尽如人意,1/8决赛郑波/赵婷婷不敌英格兰名将罗布森/埃姆斯,1/4决赛张军/高凌、谢中博/张亚雯双双打戟,曾数次上演“以弱胜强”之好戏的中国混双在巅峰时期,出人意料地惨遭失利。

  辉煌亦有不足

  四枚金牌固然可喜,但透过辉煌仍不难看出中国队存在的诸多不足。

  一是单打小将需要更进一步。陈金、蒋燕姣初战出征顶尖大赛表现尚可,但若以中国男女单打接班人这一高度来要求他俩,显然还有明显差距。陈金与林丹等大将相比还有一定距离,除了技战术实力仍有一定外,发挥有欠稳定是其一大不足,中国香港公开赛半决赛惜败李崇伟便是一个例证。另外,陈金的同龄人近两年在国际比赛中鲜有亮点,男单后备力量不足的现象需要引起决策者重视。和男单相比,中国女单后备力量较为充足,蒋燕姣、卢兰、朱琳、王琳等近一年来多次在国际比赛中展现出不俗实力。但她们同样存在着发挥不稳的软肋。考虑到女单领军人物张宁、谢杏芳年岁已不小,女单小将们的进步幅度还应该更大些。

  二是蔡付组合需要同行者。近两年,中国男双的进步有目共睹,中国男双的东山再起,也使中国男队夺回、蝉联汤杯。然而,与蔡赟/付海峰的走红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男双其他组合却极少出彩,曾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桑洋/郑波因打法、性格原因已分道扬镳,新秀郭振东/谢中博今年呈现出原地踏步的现象。中国男双绝不能将荣誉系于蔡赟/付海峰一人身上,否则会重现17年后一蹶不振的局面。

  列强有起有伏

  英格兰选手在马德里世锦赛也有不俗表现,夺得一金两银,和中国队一起成为仅有的两支金牌部伍。

  英国是羽毛球运动的起源国,20多年前英格兰选手曾长时间在全英公开赛(当时有非正式世界锦标赛之称)上占有一席之地,双打项目具有优势传统。上世纪80年代后,英格兰人开始在国际赛场上失宠,进入八强、四强很难看到他们的影子。英国毕竟拥有较为深厚的羽毛球基础,经过长时间的沉寂,英格兰队开始重现峥嵘,两年前罗布森/埃姆斯闯进雅典奥运会混双决赛,一度占据世界排名首位;混双选手布莱尔/穆恩特、克拉克/克洛格和男双选手布莱尔/克莱克多次在国际公开赛上夺牌,显示出不俗的实力。马德里世锦赛,水到渠成的英格兰选手终于在大赛中扬眉吐气,罗布森/埃姆斯、克拉克/克洛格囊括混双金银牌,克拉克/布莱尔在强手林立的男双赛场上抢得一银,昔日强队重现辉煌。

  相比之下,近20年内的传统强队印尼、丹麦表现黯淡。

  上届世锦赛,老牌劲旅印尼队捧回2金1银1铜,取得近十年来的最佳战绩。此届出征,心高气傲的印尼人好运不再,未获一枚奖牌。印尼队的溃败原因多多:陶菲克状态不佳,队伍青黄不接,还有男双奇才陈甲亮/西吉特的分道扬镳。但有一点不可回避--近几年没有涌现出像陶菲克这类天才选手。

  老迈的丹麦人仅夺得两枚男双铜牌,其表现乃意料中的事。盖德、乔纳森、埃里克森/伦加德、帕斯克/拉斯姆森等30岁上下的老将仍在队中扮演顶梁柱角色,新人实力严重不足,注定丹麦不会在世锦赛上走得很远。

  韩国和大马战绩不佳,有一定的客观因素。

  和上届一样,韩国仅得一铜,获得这一荣誉的是男单名将李铉一。和丹麦人不同的是,近一年来高丽人逐渐走出队伍青黄不接的阴影,重新在多个项目显示出一定冲击力。然而,女双名将李孝贞赛前受伤使韩国队的竞争力大打折扣,不仅使二李组合失去了一次冲击中国女双的好机会,更使韩国队失去了最有希望一个的冲金点--混双(李在珍/李孝贞)。

  大马队表现不温不火。阵容可观的男单选手惨遭失利,无一人跻身四强。主要夺牌点男双也节节失利。应该说,这一现象有一定的偶然因素。无人敢否认,大马拥有仅次于中国人的一套男单阵容,双打也是主要竞争者。值得一提的是,为大马夺得一铜的是混双选手古健杰/黄佩蒂夺得一枚宝贵的铜牌。近一年来,大马的女单、女双、混双项目实力明显上升,虽然他们对中国队还未构成威胁,但需要引起警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11 05:53 , Processed in 0.21526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