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1401|回复: 4

加快防反节奏——论防反快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18 10: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一攻时,各个球队都在注重战术的丰富和快速的进攻节奏,所以打一攻时快攻的应用不但很多而且成功率也很高,但在防反时,快球往往很多队伍忽视。其实,针对对方的调整攻或者无攻过网的球,我们只要抓住机会,提高起球质量,二传和副攻提高快球的意识,注重配合的话,往往会在防反中出其不意地打出许多高质量的快速反击,是防反中得分的有效手段。象中国女排和巴西男排这方面的应用就非常多。
先说说防反快球的优势。在防反时,对方因为刚打完进攻,所以往往不能及时对快球形成拦防,而两边拉开的强攻的球,对方有足够的时间组织拦防,所以对强攻的拦防比较成功,所以在防反中我们如果一味的拉开高举高打,那么对方有效的形成至少双人拦网,然后在拉开架势防守的话,强攻就成了费力不讨好。而防反快球要比一攻快球的威胁更大。而在业余比赛中,因为攻防转换能力的相对较差,所以防反快球的威胁更大。
说了这么多防反快球的优势,那么怎么才能打出高质量的防反快球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提高防反起球的质量,尤其是对方无攻过网的或者低质量的进攻,一定要做到防守准确到位,而不是防起来了事,这也是我始终强调的我们不求防起难度系数为10的球,但却要把难度系数为1的球防起9分的质量,偶尔防起一个高难度的球除了赢得满堂彩外起不到太大的实质性作用,但是把难度比较小的球防出高质量才是最实惠的。其次,我认为二传应该加强防反快球的意识和胆识,对高质量的防反起球要善于、敢于传快球。而这次中国男排在世界男排联赛中即便是防守起球质量很高,我也基本上没看见防反快球。另外,副攻在防反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快球习惯和意识,拦完网后应该马上扯下来准备助跑上步扣球,而不能站在三号位不动,否则即便是给快球也只能是原地起跳,或者甚至堵在三号位影响二传传球。
 楼主| 发表于 2006-8-18 10: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一攻时,各个球队都在注重战术的丰富和快速的进攻节奏,所以打一攻时快攻的应用不但很多而且成功率也很高,但在防反时,快球往往很多队伍忽视。其实,针对对方的调整攻或者无攻过网的球,我们只要抓住机会,提高起球质量,二传和副攻提高快球的意识,注重配合的话,往往会在防反中出其不意地打出许多高质量的快速反击,是防反中得分的有效手段。象中国女排和巴西男排这方面的应用就非常多。
先说说防反快球的优势。在防反时,对方因为刚打完进攻,所以往往不能及时对快球形成拦防,而两边拉开的强攻的球,对方有足够的时间组织拦防,所以对强攻的拦防比较成功,所以在防反中我们如果一味的拉开高举高打,那么对方有效的形成至少双人拦网,然后在拉开架势防守的话,强攻就成了费力不讨好。而防反快球要比一攻快球的威胁更大。而在业余比赛中,因为攻防转换能力的相对较差,所以防反快球的威胁更大。
说了这么多防反快球的优势,那么怎么才能打出高质量的防反快球呢,我认为首先应该提高防反起球的质量,尤其是对方无攻过网的或者低质量的进攻,一定要做到防守准确到位,而不是防起来了事,这也是我始终强调的我们不求防起难度系数为10的球,但却要把难度系数为1的球防起9分的质量,偶尔防起一个高难度的球除了赢得满堂彩外起不到太大的实质性作用,但是把难度比较小的球防出高质量才是最实惠的。其次,我认为二传应该加强防反快球的意识和胆识,对高质量的防反起球要善于、敢于传快球。而这次中国男排在世界男排联赛中即便是防守起球质量很高,我也基本上没看见防反快球。另外,副攻在防反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快球习惯和意识,拦完网后应该马上扯下来准备助跑上步扣球,而不能站在三号位不动,否则即便是给快球也只能是原地起跳,或者甚至堵在三号位影响二传传球。
发表于 2006-8-18 13: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0楼一一要2006-08-18 10:20发表的“加快防反节奏——论防反快球”:
  偶尔防起一个高难度的球除了赢得满堂彩为起不到太大的实质性作用,但是把难度比较小的球防出高质量才是最实惠的。

非常同意你的这句话,顶一个~ [s:12]  [s:12]

但是整篇文章显得太空泛了,不要打我哦~ [s: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8 21:3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防反打快球的机会不是很多,很大的可能是拦网能够撑起,然后传到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9 10: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对打二传的队员是一个开阔思路,如何把握节奏都有宜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5 14:32 , Processed in 0.2937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