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查看: 500|回复: 1

女排精神与日月同辉(一)——记中国女子排球六十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21 21: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者按:此文以建国以来六十年间中国排球的重大事件和国家女排参加重大国际赛事的简况为主,记述中国女排曲折的历程。  女排精神与日月同辉(一)
  ——记中国女子排球六十年
  建国六十年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中国三大球最耀眼的运动项目,女子排球也几度沉浮,饱经沧桑,披荆斩棘,团结拼搏,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道路。
  ·中央体训班 艰难创业
  1949年10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在北京成立,新中国体育有了自己的领导机构。
  1951年5月,全国篮、排球比赛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举行的第一次全国性比赛,并选拔了1951年度全国篮、排球选手及候补选手,其中女子排球选手有:冼少梅、花桂卿、马纫华、陈梅贞、徐平、张履冰、张雷鸣、萧兰玉、龚雅丽。候补选手有:李文秀。她们是中国女排的创始人。
  1952年2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决定成立“中央体训班”。女排教练员马启伟。运动员由1951年全国排球选手为基础,略作调整组建,她们有刘匡生、池永爱、花桂卿、马纫华、龚雅丽、陈梅贞、张履冰、张雷鸣、洗少梅、李文秀、徐平。这是中国女排的第一批选手。那时没有体育馆安排训练,住房也很困难,每天伙食费只有三角钱。当时,大家喜欢北京大学流行歌曲“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安家”,唱起来十分自豪,大家都喜欢就命名为“班”歌。
  年底,她们提着行李曾到中南、西南14个城市作巡回表演,每到一地都是打地铺,她们的作风和表演,处处受到交口称赞。
  1953年8月,第1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排球比赛在罗马尼亚举行。胡耀邦率中国青年代表团与会,这也是中国女排首次出国访问。在参赛11队中5胜2负获第七名。
  这个时期女排选手基本掌握了六人排球的技术和战术,但全面的技术水平不高,身体素质还较差,对六人排球的规律尚未完全掌握。
  本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世界大赛女排前5名均被原苏联和东欧国家所垄断,所以,当时我国女排也向她们学习。
  中国排球协会于1953年成立。1954年1月11日,国际排联接纳中国排协为正式会员。从此,加强了国际往来,有利于提高和发展我国的排球运动水平。
  1954年8月,中国青年学生女排参加了在匈牙利举行的第12届大学生运动会排球比赛,2胜5负获第7名。在此前途经莫斯科时,曾接受培训和参加了16场比赛,7胜9负,在“走出去”中提高了一定的水平。
  ·问津世锦赛 初露锋芒
  1956年2月,为参加8月在法国举办的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排协通过选拔组成新的国家女排,除花桂卿、马纫华外,张桂珍、张晓霞、王六如、刘冲阳、尚玉华、林宏珠、毛群芳、王桂院、王子淑、王德芬等新人位列其中。
  在17个队参加的第2届世界女排锦标赛中,中国队以5胜6负的成绩获第6名,这个优异成绩直到1977年的第3届世界杯女排赛才被后来者突破,中国女排当时的竞技水平可管窥一斑。
  1957年12月,原国家体委根据《运动员等级制度条例》规定的条件,公布了中国第一批排球运动健将名单。女子有:王六如、林宏珠、张桂珍、刘冲阳、张晓霞、花桂卿、马纫华、王子淑、金东熙、尹玉莲、崔惠淑、王德芬。等级制优越性在于它的激励机制。
  由于一些国际体育组织中的某些人在国际体坛奉行“{-屏-|-蔽-}”的阴谋,中国奥委会于1958年8月19日发表关于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的声明,并退出涉及此事的相关国际和亚洲的体育组织。中国排协也曾去函国际排联,声明退出,国际排联未予接受。后来中国排球队除自身原因未派队外,还是参加了国际排联组织的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
  1957年7月,中国女排参加在莫斯科举办的第3届国际青年运动会排球比赛,运动员中有两位新人是谭心和方元贞。在8个队中2胜5负仅名列第7位。同年,民主德国和日本女排先后到我国访问,均负于我队。
  六国排球赛于1959年6月在罗马尼亚举行,除东道主外还有中国、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队,中国女排2胜3负名列第四。尔后,她们又访问了阿尔巴尼亚,比赛3场全胜,这也是调整后的新阵容。运动员有王六如、林宏珠、任国钰、王子淑、刘冲阳、李杰英、齐玉芬、刘瑄、白瑞兰、王素云。
  同年11月,捷克斯洛伐克女排来访时,续写了不久前3比2胜中国队的纪录。
  ·遭严重灾害 水平下滑
  1960年起,我国连续三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没有派队参加1960年10月在巴西举行的第3届世界女排锦标赛。
  由于受灾,1961年中国女排只参加在越南举办的中、越、蒙三国排球友谊赛获冠军。赛后又访问越南,比赛4场全胜。
  第4届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于1962年10月在苏联基辅举行,14个国家参赛,中国女排是一支以年轻选手为主的队伍,卓尔汉、杨德华、曹其玮、张慧平、余廷鹓等都是新人。在小组预赛中胜朝鲜队,负于日本队,在同民主德国队比赛时,第五局曾以10比6、11比8领先,因两个关键球处理不当反胜为败,失去进入前8名机会。后在第9至14名的比赛中连胜匈牙利、荷兰、联邦德国、奥地利队获第9名。虽成绩不尽人意,但锻炼了队伍,得到了经验。
  1963年11月,中国女排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尼举行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参加女排比赛的有中国、印尼、朝鲜、越南、苏联队。中国队获得冠军。教练员是阙永伍。运动员有:李杰英、卓尔汉、韩翠青、苏彩霞、张慧平、于淑文、余廷鹓、董天姝、腾祥菊、徐爱敏、蔡希秦、李金英。
  ·周总理亲莅 指点迷津
  日本女排在1960年首获世界冠军而震惊世界,被誉为“东洋魔女”、“远东飓风”她们如何在5年时间异军突起,大松博文先生有独到的见解。他提出:“搞苏联那一套不行,我们要搞苏联不搞的那一套。”日本女排创造性的使用勾手飘球、垫球接一传和滚动防守技术,又独创一套使发、接球保持平衡的路子,并从防守着手加强反击能力。
  他山之石,对我国排球训练工作是很好的启示。贺龙主任指示说:“要认真研究日本女排,为什么她们发展得这么快?我们这样慢?”
  1964年1月24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观看了中、日比赛,第二天又看了日本队训练达3个多小时。周总理做了很多指示,其中一段指示:日本队训练时比打比赛还累,练习时难度这样大,比赛时就容易了。人家训练的每一手段都有实际意义。训练超过实战需要,比赛就能过硬。你们训练太不实际。你们训练多半是浪费时间。第一,不能做到教练员参加实践;第二,不能为队员出难题;第三,技术不过硬。如果能解决上述这三点就差不多了。
  周总理还要求教练员学习大松那种严格的精神。他说:“他那种严格的精神与我们提出的‘三从’是一致的。‘三从’的实质就是练为战。所以要从实战出发来从难、从严。”他还说:“日本条件不如我们,但训练出了高水平的队。我们这样好的条件,应该比他们好才行。”
  周总理和贺龙副总理对排球的关怀,是对中国排球界和体育界的亲切关爱和极大的鼓舞。
  1964年12月,国家体委根据周总理和贺龙副总理的指示,由李梦华副主任主持,在上海召开了全国训练工作现场会,由各省、市、自治区主管训练的领导和官员,重点项目的主教练参加,规模之大在新中国体育史上是第一次。
  与会人士一边参观、学习大松的训练方法,一边找差距、找问题,研究中国排球前进的路子,并制定三个文件:一、克服右倾保守思想,教条主义和骄娇二气;二、进一步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原则;三、提倡和树立“三不怕”、“五过硬”的作风。
  三个文件从训练作风、训练原则到具体的身体、技术、战术和比赛过硬功夫都有明确的要求,对排球的训练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
来源:中国排协
发表于 2009-9-21 21: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女排中国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10 06:04 , Processed in 0.16874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