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开放注册
楼主: yan170

原点-女排风雨路 胡进篇(完) 栗晓峰之郎平第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3 02:4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女排百科全书》或是《中国排球女排史》,看得我这样的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08: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命運真是弄人, 想不到要資格賽去打奧運的蘇聯居然拿下金牌.二大熱門卻被人斬下馬. 1988奧運太多另人回味的東西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3 20: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楼主,写这么精彩的历史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3 22:4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阴沟翻船
  
  中国女排在汉城奥运会的赛程安排得其实不错,对手是呈现“山峰”形的排次。首战遇到今不如昔的美国,次战最佳状态迎秘鲁,最后一个对手是稚嫩的巴西,可以调整并保留最佳状态蓄力半决赛。
  
  由于美国女排全盘吸收了美国男排的打法,比如采取三人接发球以及全面引入后攻等等,加上一批天赋球员的成长,经历了八十年代中期低谷的美国女排正在逐渐复苏,尤其是长相十分男人婆的美国7号凯伦后排攻十分了得,进攻力量大,4号奥登身高臂长,仿佛移动的铁墙。但是中国女排正是抓住了美国女排三人接发球的漏洞,疯狂的找人找点发球。美国男排有两位杰出的接发球手凯拉里和蒂蒙斯,但是美国女排却没有。同时中国女排在二三位的快攻球让拦高球进攻非常有心得的美国拦网手一筹莫展。中国女排很顺利的3:0击败了美国队,
  
  没有人想到,中国队的第二战就狠狠得摔了大跟头,这一战几乎改变了所有的形势,最可惜的,是中国女排自己拱手将胜利送给了秘鲁人。这 “不可能的失败”将中国女排彻底打入深渊。
  
  八十年代以来,秘鲁一直是劲旅,是世界最好的球队之一。但是却很难列进中国女排的真正威胁的名单,1987年的日本杯的败仗,更多的人看来,是一场更具娱乐效果(30分试行制)和热身的对抗比赛。
  
  中国队的弱点,几乎已经是透明了。亏古巴人的福,中国女排的伤疤几乎被无限放大的让各个队伍熟知。高球近网的强攻和强力的发球,是扼杀中国女排快变的秘钥。不过这是古巴女排独有的秘籍。棕色橡胶听上去更像是黑色橡胶的山寨版,秘鲁队的弹跳力不错,但是很难比肩古巴,也并非打实在的强攻。而且秘鲁并没有突出的强轮次的发球。在韩国人朴万福的调教下,秘鲁队更像是美洲版的中国队。
  
  李鬼碰到了李逵,通常是原形毕露。可惜这一次中国队更像是赝品版的李鬼。在并没有极具冲击力的发球下,中国队的一传几乎崩溃,顺延下来的是战术的混乱,场面的失控以及队员的面无表情以及无可奈何。李耀先也没有任何办法,一次次的暂停并没有取得任何效果,至始至终,李耀先也没有想过换人。除开郑美珠例行的后排替代防守,全场只有崔咏梅被换上场,作用是发球,效果是零。
  
  中国队并不是没有机会,在几乎梦游般的整场比赛中,一度在第五局14:9领先,无限接近于胜利,可见中国队底蕴依然深厚。中国女排整场比赛几乎找不到丝毫闪光点,依然能把秘鲁女排拖到了决胜局,但是秘鲁女排在绝境中硬是把中国队的优势一点点的蚕食。最后一分,巫丹的背飞被拦死,映衬的不仅是对面秘鲁人的欢欣鼓舞,还有中国女排疲惫不堪的身躯,以及不无所谓的冷面神情。
  
  输给秘鲁的阴影依然遗留在对巴西的最后一场小组赛中,中巴之战的第一局,中国队居然被巴西打了15-2。八十年代巴西还算不上劲旅,1987年,曾经协助弗雷伊塔斯夺下23届奥运会亚军的巴西男排助教巴罗斯接过了巴西女排的教鞭,他最值得称道的是将当时还在国青的文图里尼,科尔利和孔哈带到了奥运会见了世面。从第二局开始,中国队开始逐渐进入状态,李耀先看着比赛曾经一度靠着椅子苦笑,不知道是否对于场面上的失控的无奈?赛后,杨锡兰甚至透露在休息室流泪。阴霾的气氛一直挥散不去。每个人对于之后的比赛,都无法预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08:5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好了 又续写了!! 谢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2: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西對中國那場球, 中國真的讓人看到力不從心, 姜英, 侯玉珠力量大減, 步伐慢, 楊曉君攔網判斷亦因腳步慢而力不從心,整支球隊完全不像人們所認識的中國隊,萬幸巫丹有出色表現2,3號位進攻, 大面積接發球,幾乎一人承托了整支球隊, 而楊錫蘭雖然步伐慢,不過手上功夫真是一流,一傳不好仍可以傳出2.5和背飛給巫丹,而李月明亦在比賽中發揮了高點攔網堵塞了巴西蒙莎(註不是Ana Moser)和林慕絲進攻,不過看了比賽都會問為何第一局打得不好的球員,還不作調整?當時很多人都向李耀先發出疑問是沒人換定主力換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2: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文最能开阔视野,楼主要加油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2: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這情況在87年已經開始出現主力隊員都表現疲憊, 沒有幾場球是6名隊員都在最好狀態下比賽,不過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只要調整得好加上古巴杯葛比賽, 金牌是沒問題的, 但其他球隊為了打敗中國痛下苦功訓練, 88奧運很多女子排球員扣球力量大增. 蘇聯,東德,甚至身高矮小的秘魯在2,4號位扣球力量大增,快速的日本憑防反將蘇聯斬下馬, 而日本亦將秘魯迫到懸崖邊, 88奧運女排比賽進入群雌逐鹿, 甚至小組賽都要去到最後一日比賽才知結果, 相信李耀先去到漢城才知到比賽比想像中更殘酷, 再看看中國隊的狀態真的只有苦笑

点评

日本在準決賽最後一局中田久美太過倚賴廣紀江,連續傳了三次背飛給她,被秘魯連續防起,防反得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0-4 15: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3: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了解了一些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5:54:2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在準決賽最後一局中田久美太過倚賴廣紀江,連續傳了三次背飛給她,被秘魯連續防起,防反得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19: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杉山家代子同藤田幸子都不是強主攻手, 中田分給她們比較少......主要都是大林同廣紀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4 21: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耀先(二十一)

耻辱

一直以来,汉城留给中国女排的记忆只有“0:15”这几个数字而已。

后来关于这场比赛的总结,不外乎以下三个原因

其一:中国女排实力不济,顶着五连冠的光环,实力却早已无法与古巴,苏联等一线强队抗衡

其二:苏联队的秘密武器:四号位强攻和后攻每扣必中,中国队没有任何准备,缺乏应对措施

其三:教练指挥不力,队员功高盖主不听指挥

我们可以找寻答案,就在这两年的比赛里。

关于中国队实力的定位,很多媒体喜欢援引当年某小报刊登的杨锡兰的采访:

“我们就是这个水平,(输球)并不奇怪”

我的义务是还原当年整段的访问:

“一物降一物,苏联队成熟了,我们从失败中得到教训,这也该写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输了球,我们心情当然不好。以后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我们过去从无到有,现在什么都不是了,今后好好打就是了”

从1987年开始,中国队的建队方针以及训练对象几乎都是针对古巴女排来进行的,眼中的对手也只有这支黑色旋风。但是古巴女排出人意料的缺席了奥运会,自然的中国女排的主要对手也换了位置。苏联,并不是中国队的主要目标,这并不是轻敌,而且现实状况决定。

这两年,能赢中国女排的,除了古巴女排,只有秘鲁女排能够做到(美国赢的只能算替补)

其次的,是日本,理由都明白。老对手,知己知彼

然后的,才是苏联,以及民主德国

中国女排的实力,毫无疑问的,世界超一流。

苏联并不神秘

重新组建的苏联队人还是那样一批人,战术体系也并没有改变,能够对中国打出如此惊骇的比分,除了心态失衡导致技术变形,实在无法做其他设想。

苏联的两位超级副攻手奥吉连科和切不金娜早在郎平时期就已经和中国队交手过,新二传基里科娃在帕特金时代也入选过国家队。只不过后来基里科娃“叛逃”的经历其实早在年轻时代就有过,当年受国家队助理教练的{-屏-|-蔽-}打算叛逃,气得卡尔波利(俱乐部)将她打入冷宫,国家队也不重用,更加青睐于克里沃舍娃。直到1986年重新回到乌拉洛奇卡的她带领俱乐部重夺联赛冠军,才再度得到赏识。至于斯米尔洛娃,87年开始和卡恰洛娃组成的对角就让各个队伍胆寒,后来由于卡恰洛娃因伤退队,才由年轻的西多连科顶上阵。

苏联队的热身效果也不佳,88年初与来访的古巴大战三场,全败,传统的日苏对抗赛又和日本激战六场,平分秋色,最重要的奥运前的苏联米奇林杯的热身不敌中国。赛前谈不上热门。就是这样一支并不算神秘也不陌生的队伍,打得中国队满地找牙。特别是苏联队的后攻,几乎百发百中。

由于男子排坛早在1984年奥运会就把后排进攻作为一项主动的得分手段来广泛运用,而女子排坛在85年之后也开始零星的有球队试用,而其中以苏联女排和美国女排运用的较多。实际上,在1986年,上海队的主教练程蜀琦就在联赛中把后攻作为一项得分技术加以使用,李国君就可以打出不错的后攻效果。但是在国家队,意识依然停留在后排只是单纯的防守,并不参与进攻的框架中,其实姜英就可以在一号位打出速度极快的后攻。而美国队的7号凯伦和后来的12号菲利普斯,苏联的5号斯米尔洛娃和之后的6号西多连科就已经当做了得分手段来得分。值得一提的,当时的女子排坛的后排进攻和男子并不一样,男子多半有副攻在三号位的快球做掩护,但是女子更加的开放式,副攻很少掩护,美国队就是如此。力量在不如男子的情况下,后排防守能力强的队伍就容易起球,因此当时的中国和日本对于防后攻更有心得。中国队也因此麻痹大意,孰料苏联队在半决赛中,副攻打出相当之快和变化多的战术球,把中国队的防守阵型完全打乱,主攻打出的远网强攻无法防守,整个前后排完全脱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4 23: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蒙古小帅 于 2011-10-4 23:26 编辑

喜欢这种文章。汉城奥运会对苏联以零蛋负一局,天之时?人之祸?一个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14:4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打秘鲁决胜局,丸山由美的两次持球犯规也是相当不应该,中田久美貌似对这个更在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09: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對蘇聯比賽完結後,袁偉民向記者講了"不應該這樣輸的", 正如樓主所講蘇聯隊并不神秘, 如果打個比喻, 中國隊表現就好像雪崩一樣, 沒法挽救. 冰封三尺, 非一日之寒. 當日蘇聯隊表現不是十分突出, 但她們做夢亦想不到中國隊會全方面失火, 4名老將完全崩潰,沒有速度, 沒有力量, 沒有一傳, 沒有防反,而蘇聯2名主攻手整場比賽只有2次被中國攔下, 打二傳手的伯荷卓琪更越打越出神, 一傳不到照傳快球,連甚少進攻的Nikulina亦有進攻.
本來蘇聯隊最怕就是中國隊,其打法亦是相克, 高大蘇聯球員最怕就是中國的小組快速進攻, 吊球, 中國攔網手型好另她們主攻手很難下球, 由1980年開始, 她們基本都是0-3 輸掉比賽.1981年更是0-15輸了一局. 而卡爾波里亦把蘇聯隊目標是前4名, 現在她們不用1小時戰勝了一隊她們沒有想過會勝的比賽當然興奮莫名.
那中國呢 ? 由第一場對美國輕鬆勝出外, 她們并沒有打出應有水平, 對巴西亦十分監介, 球員疲憊不堪. 有傳對巴西之後侯玉珠已經發燒不退.不過從比賽技術角度來看, 一些球隊知道是沒有辦法學中國隊的多變複雜打法反而大幅度向體能提升, 希望用力量,加強個人高度來克服對手, 蘇聯在1987年卡爾波里領導下就是修正打法,以最簡單主攻手為進攻重點, 打中補防吊球結果打出了一場"一生最難忘比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1: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0-15的後遺症是爾後兩年中國對蘇聯的比賽總有點畏懼感,在89世界盃和90年世界賽決賽都敗於蘇聯。

到了91年世界盃,形勢才倒過來。

点评

92年要证明自己的时候 却又阴差阳错地弄了个第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0-6 15: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2: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要速度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15: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Barry 发表于 2011-10-6 11:54
這個0-15的後遺症是爾後兩年中國對蘇聯的比賽總有點畏懼感,在89世界盃和90年世界賽決賽都敗於蘇聯。

到 ...

92年要证明自己的时候  却又阴差阳错地弄了个第七。。。。

点评

因為那時中國多了更難纏的巴西。 至於蘇聯(和以後的俄羅斯),在91年以後對著中國,基本是負多勝少,包括94年世界賽(中國勝3-1)。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0-6 23: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6 23:12:55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歆明 发表于 2011-10-6 15:35
92年要证明自己的时候  却又阴差阳错地弄了个第七。。。。

因為那時中國多了更難纏的巴西。

至於蘇聯(和以後的俄羅斯),在91年以後對著中國,基本是負多勝少,包括94年世界賽(中國勝3-1)。

点评

我今天看了一下“我的奥林匹克 李月明” 91年李月明打得多好啊 怎么92年 她说她替补王怡呢? 王怡显然比李月明差了不少呢 感觉92年奥运会的时候 中国队的整体情况比91年世界杯差好多 连续受伤 误服兴奋剂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0-7 11: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7 1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Barry 发表于 2011-10-6 23:12
因為那時中國多了更難纏的巴西。

至於蘇聯(和以後的俄羅斯),在91年以後對著中國,基本是負多勝少,包 ...

我今天看了一下“我的奥林匹克 李月明”  91年李月明打得多好啊  怎么92年  她说她替补王怡呢?  王怡显然比李月明差了不少呢  感觉92年奥运会的时候  中国队的整体情况比91年世界杯差好多   连续受伤  误服兴奋剂  要不 我觉得我们91年的实力  至少进决赛   我看了一下92年比赛  我们好多队员全是新的 那还打满五局  要是主力全上  我们一定能赢巴西  巫丹就够巴西喝一壶的了。。

点评

李月明那時腰傷比較嚴重,若不是在危急關頭也不會讓她打。 92年的奧運前的熱身賽王怡和高林已成為主力,基本已能代替李月明和許新。如果許新能以91年亞錦賽的狀態去打奧運,效果肯定好過陳鳳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1-10-7 15: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开放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VBOL.cn ( 浙公网安备 33021202000496号 )

GMT+8, 2024-6-12 20:53 , Processed in 0.55862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